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目標跟靈光,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獲得‘觀眾故事片獎’提名的電影只有兩部,分別是‘死亡遊戲’跟‘藝術的故事’。而獲得‘觀眾紀錄片獎’提名的則多一些,總計有四部電影。
下午三點時‘觀眾故事片獎’最先評出,徐帆憑藉著‘死亡遊戲’獲得114票10分、77票9分、85票8分的最高評價,還打破了自88年觀眾獎成立以來的最多觀影人數,力壓47票10分、51票9分、44票8分、14票7分、1票5分的來自佛羅里達的三十四歲獨立電影人尼爾·希門尼斯的‘藝術的故事’,成功奪取了聖丹斯電影節中的首個獎項---‘觀眾故事片獎’。
‘死亡遊戲’獲得好評如潮,甚至有影評人認為其將是今年聖丹斯電影節上最出色的影片。
一部海外第一次參加‘聖丹斯電影節’的電影便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並且力壓眾多本土跟加拿大的獨立製片人,一舉拿下‘觀眾故事片獎’,在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的運作之下,徐帆跟吳振宇、徐晉江兩位主演立刻得到了媒體的親睞,尤其是扮演變態殺手的徐晉江,更是超越了吳振宇這位男二號,獲得了僅次於徐帆的採訪跟拜會。甚至還有來挑選影片的一些好萊塢的中小型電影公司看中了他在電影中的演技跟形象,邀請他來好萊塢拍戲。
當天下午五點,在羅伯特·雷德福的安排下,徐帆等三人陪同評委會主席羅伯特·雷德福一道就在帕克鎮上的聖丹斯電影學院的禮堂內,召集了雲集電影節上的四十多家媒體,雖然這其中猶他州本地的媒體佔了一半,而剩下的二十多家報社之中,又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州關注好萊塢跟影視動態的中小報紙,但是也並非一份據有影響力的大報都沒有。比如‘芝加哥論壇報’跟‘洛杉磯時報’。
尤其是洛杉磯時報,更是美國影響與地位僅次於《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第三大報紙。
“徐帆先生,聽說你的電影拍攝成本尚且不足五十萬美元,只用去了這麼低廉的成本拍攝出來的電影,你認為會有觀眾願意去看嗎?”一個‘加州日報’的記者最先提問。
徐帆微笑著很有風度的回答道:“我最欣賞的導演是‘託比·霍珀’,十幾年前他用十五萬美元拍攝出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在全球大賺一億票房,證明了不是錢少就拍不出好電影,關鍵是誠意跟用心。我的這部電影的確成本不足五十萬美元,但,我自信我像‘託比·霍珀’一樣用心去拍了。而電影節上觀眾們的反應,也告訴了我,我成功了,他們喜歡跟掌聲是對導演最大的支援!”
他的回答十分精彩,以至於不少人都忍不住為他鼓掌叫好。
另一個來自洛杉磯的小報‘快捷娛樂報’問題可就不好回答了,“閣下是如何想到來參加‘聖丹斯電影節’的,請恕我直言,聖丹斯電影節在美國也並不是什麼有影響力的活動!”
他一發問,一旁的羅伯特·雷德福臉色猛一變,這些來自洛杉磯的娛樂報紙可是隻求新聞不在乎諷刺什麼的。而且正如他所說的,聖丹斯電影節在美國國內的確不是什麼有名氣的活動。
徐帆微微沉吟,好一會才回答道:“請原諒我回答的慢了一些,我的英語並不是很好,所以,閣下的意思我需要好一會才能理解。作為一個獨立電影製片人兼導演,美國作為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電影市場,一直都是我們亞洲電影學習的榜樣。所以,在美國國內獨立電影人有著特殊地位的‘聖丹斯電影節’,在我們亞洲電影人心裡,也同樣不比‘戛納’等國際性電影節差半分。”
人跟人之間就是靠著互相吹捧才能不斷加深感情的,羅伯特·雷德福既然花了這麼大的功夫助他上位,徐帆也不是知恩不報的人,自然也樂得幫‘聖丹斯電影節’吹捧一下。
果然,他的話音落下之後,坐在他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