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好壞訊息,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週六錄製完了亞視的訪談節目後,徐帆兩人並未在亞視總部待多久,很快便離開了廣播道。
隨著東南亞外埠市場‘死亡遊戲’掀起的新奇港片呼聲,這部新人導演創造的傳奇還在持續發酵中。
在臺灣上映第三週,死亡遊戲周票房依舊高在800萬以上,以824萬比之上週僅僅減少了6.25%的票房,幾乎並肩了‘鐵鉤船長’的843萬周票房,再一次穩坐檯灣周票房排行榜第二位。上映三週在臺灣的總票房達到2127萬臺幣,約莫相當於500多萬港幣。學者機構當下透過天幕公司向徐帆做出承諾,將原本定為五週的上映期增加到七週,並將視情況對電影上映院線進行調整。
言下之意學者機構公司大有欲靠著發行的這部電影衝擊臺灣年度票房排行榜的意思,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死亡遊戲’在臺灣不會出現30%以上的周票房跌幅,學者機構公司不會那麼快下線這部熱賣的電影。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臺灣上映日期僅比它少了一天的大製作‘雙龍會’,前三週總票房只有1924萬臺幣。儘管彙集了成龍、張曼玉、利智等大牌,然而口碑的失卻跟毫無新意讓臺灣影界甚至包括徐克都明白了,這部成龍主演的電影想要再一次躋身臺灣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幾乎是不大可能了!
亞視錄製的訪談節目在3日後的25日晚上黃金時間上映,當天收視率比往常高出35%,第二日中午重播收視率更比前一日增加了17%,可見務實的香港人對於‘會賺錢的大陸仔’--徐帆的好奇了。
訪談節目上映之後,在香港又是引起了一番轟動。雖然天幕公司沒有對媒體透露徐帆具體的分紅數字,而徐帆本人也對此三緘其口。但亞視還是透過其他途徑打聽到了一些細節,從而猜測得出徐帆在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中獲得的分紅在一千萬港幣以上。
面對撲面而來的媒體好奇跟狂熱的追捧,天幕公司那邊劉德華幾次接受採訪時繼續含糊其辭,道:“因為我們有過協議,所以本著誠信的雲澤,我肯定是不能透露帆仔的分紅。在這個問題上,請大家多留給帆仔一點空間跟時間,他還僅是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媒體的這種追捧,對他而言並不完全是好事!”
死亡遊戲的主演劉青雲跟吳鎮宇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但是都以不清楚拒絕了對徐帆票房分紅的猜測。老戲骨黃秋生也明白媒體的過分追捧並不是好事,所以在接受訪問時一旦被問到對導演的分紅預測,便打諢岔開話題,沒向媒體透漏一點訊息。
不過最終媒體還是從其它枝節上得到了證實,一個劇組的成員在接受某家三流八卦媒體的採訪時,無意間說漏了在慶功會上,他們得到了來自導演處的百萬分紅獎勵。能夠一下子拿出百萬港幣獎勵劇組人員,媒體終於確定了,徐帆從他的第一部電影中獲得的票房分紅絕對不下於千萬港幣。
“影界的‘羅兆輝’”,這是《香港經濟日報》在27日增刊的報紙上送給徐帆的新頭銜。在香港‘羅兆輝’這個24歲便坐擁億萬身家,27歲便躋身香港十億富豪俱樂部中的超級地產神童,一直都是港媒追捧的年輕代經濟金融新領袖。尤其羅兆輝不但年輕有才,而且跟劉鑾雄這位坐擁數十億身家的超級富豪一樣,都是經常出現在娛記媒體上的‘愛玩富豪’。文章裡還找來了各種專業的分析師,就徐帆拍攝之前的身價預測跟臺灣、香港及美國票房分成等資料,大膽預測徐帆的身價可能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港幣。五個月前他還是一個普通的大陸來港務工年輕人,全身家當加在一起尚且不足五千港幣。五個月後便很可能擁有了過一千五百萬的鉅額財富,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他自己參與投資並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難怪連《香港經濟日報》這種在香港素來以嚴謹著稱的報紙,都對徐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