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漸進尾聲,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會錯了,他應該就是劉德華!”
停車場裡,徐帆一直站在距離權哥的車不遠處認真的盯著入口處,儘管像劉德華這樣的大明星,出門都要打上偽裝,然而曾經見過劉德華幾面的他,在華仔的身影出現在停車場入口時,第一眼便將偽裝的他認了出來。強忍著心中的激動,他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趕忙一陣小跑,往劉德華那裡跑去。
儘管那件事情已經發生了十幾天了,不過至今回想起來,徐帆依舊感覺十分震驚及不可思議。記憶中00屆中戲導演系畢業的他,在共和國電影圈裡苦熬了十年之後,總算是得到了一位山西煤老闆的青睞,看中了他在影視圈裡打拼了十幾年,在各大劇組中什麼崗位都做過的經歷。於是點頭向他投資了兩百萬,讓剛過而立年的他來做導演,拍一部小成本電影來探探他的底,以便以後合作。
對於那部事關自己成敗的電影,徐帆看的很重,從劇本到演員的挑選都是他親自經手,甚至還到處奔走,拉攏了價值百萬的廣告贊助。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電影開拍了大半個月之後,一次連續趕工中他因為太過勞累便趁著午餐時間休息了一會,誰料到再醒來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到了數千裡外的香港。隨後從身邊幾個安慰他的年輕人口中,他被髮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震驚了,他竟然重生來到了91年的香港。
這一世的他出生在69年的南京,受到他的父親江蘇南京電影製片廠一個老電影工作者的影響,打小便喜歡電影。高中畢業後這個同樣叫做徐帆的年輕人參軍幾年,退伍後在他父親的安排下進了南影廠工作了一年後便扔了鐵飯碗,跟隨幾個敢闖也願意闖的年輕人一起,離開了家鄉南下香港打拼。
只可惜這個年代的香港排外之心很重,其中尤其歧視北方南下的務工者,香港各界普遍認為大陸人素質較低且大量的湧入香港會爭奪他們的飯碗,於是這股歧視之風便波及到了全港各階層,電影圈裡也不能例外。徐帆來到香港之後,因為語言不通,到處奔走了一個月,把身上帶來的錢全部花光了,都沒能在香港這邊的劇組找到個工作。最後還是靠著前輩幫忙,進了銀都做了個臨時工,為了吃飽飯平時還要在大排檔找個兼職。還是因為語言不通,半月前的一天晚上在大排檔上班的時候,他因為沒聽懂幾個紋身黃毛小混混的叫的菜,結果落下了一道,道歉時給人家偷襲迎頭一酒瓶,昏倒在了大排檔裡,再醒來時便舊瓶換了新裝,‘徐帆’變成了徐帆。
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徐帆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好在重生前沒有結婚的他保了幾份鉅額意外保險,受益人都是他那年老的雙親。再加上他還有一個兄長跟一個妹妹,想必父母應該能夠很快走出失去他這個因為結婚問題跟家裡鬧了許久,除了過年之外都不願意回家一趟的不孝子的傷心中吧。
低潮中也不僅僅只有失落,用了幾天的時間平息了重生的惶恐不安,剩下的更多還是興奮。只有真心喜歡電影的人,才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忍受各種歧視對待,在各大劇組中幾乎待過了全部崗位,只為了有一天能夠親手執掌導筒。而91年的香港正處於黃金時代落幕前最後的瘋狂盛宴,之後的幾年中香港電影市場完全不乏票房過三千萬、四千萬、五千萬甚至六千萬的作品,這還僅僅只是依靠一座城市的力量。
重生帶來的優勢是無與倫比的,此時香港已經制定並透過了利於電影發展的三級制度,曾經赫赫有名雄霸了香港電影市場整整十年的新藝城已經解散、昔日的霸主邵氏也賣掉了院線資源專心電視市場。嘉禾日漸落寞、永盛一家獨大,現在正是香港電影市場最黑暗與最輝煌的時間。儘管自己只親手執導過一部未完成製作的小成本電影,但是在劇組混了多年的他,從劇務到人事樣樣都曾幹過,更有著未來二十多年眾多票房鉅作開闊了他的視野,徐帆自信只要給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