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大宋文壇,大宋文華集,姬子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姬長卿新晉出名,憑藉賦詩演樂一舉成名。
然姬長卿雖揚名於開封府,可在天下文人匯聚的汴京城中,只是多了一個頗有才氣的文人而已。
相比於大宋文壇歐陽修等人而言,姬長卿卻遠遠不夠看,再者詩文不過小道,陶冶性情閒餘取樂,並非是能靠著幾首詩詞就能奠定在文壇之中的地位。
早在北宋天聖八年春圍時,都城汴京,尚書省內,三年一次的進士科禮部試即將進行。
試場四周帷幕高掛,正前方的香案上,燈燭通明,香菸漫繞。
等候多時的舉子們手提飲料、飯食,經由胥吏一一唱名,搜檢衣物後有序入場。
不多時,考生全然落座,帷幕垂放,試題出示。
這一年的賦詩題目,叫做《司空掌輿地圖賦》。知舉官則是早年既以神童聞名的御史中丞晏殊。
依照試場規則,如舉子對考題有所疑義,可請教於主考官。
陸續有舉子起身請示又一一歸座,晏殊卻眉心微蹙,輕輕搖頭。
此時,又一位舉子來至其座前:“敢問知舉官,司空一職,周朝及兩漢均有設定,然職責卻不盡相同,本次賦題是寫周代司空還是漢代司空?”
晏殊凝視著眼前這位身形瘦削卻面色沉穩的年輕人,不禁頷首微笑:“今日所有考生,惟你一人真正認清題目,考題所指正是漢代司空。”
待到尚書省放榜,這位青年舉子果不出晏殊所望,被擢為省試第一。
而在此之前,他已連獲廣文館選試第一、國子監解試第一,緊跟其後的金鸞殿試雖未奪魁,但也名列前茅,進士之榮就此納入囊中。
這位給晏殊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舉子,並非等閒之士,而是後來領袖北宋文壇長達三十年的歐陽修。
一位日後的文壇領袖在科考之戰中一路開掛,貌似不足為奇。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已是歐陽修第三次參加進士考了。
至於前兩次其因何鎩羽而歸,那就要從頭說起了。
在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的童年命苦程度,可謂僅次於韓愈。
其四歲喪父,家無餘資,跟隨寡母寄居叔父家以賴生計。
因家境窘迫無力聘請塾師,又買不起紙墨筆硯,母親便帶他在河邊以荻草為筆,借沙盤做紙,日夕勤學苦練。
這便是後世廣為流傳的“畫荻教子”之故事。
而歐陽修也不負其母所望,自小聰明穎慧,悟性極高。日常四處借書抄誦,往往書未抄畢,已能成誦,以致小小年紀便已下筆老成,詩賦文章,不見稚嫩之氣。
某日,其叔父讀到歐陽修的日常習作,大喜過望,對其母預言道:“嫂無以家貧子幼為念,此奇兒也,不惟起家以大吾門,他日必名重當世。”
歐陽修是個奇才,將來不僅能重振門庭,而且一定會名揚當世,勸慰嫂子勿以家貧子幼為愁。
大約十歲時,一件對歐陽修日後的文學創作風格和未來人生遭際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以一種極為日常的形式發生了。
歐陽修幼年生活的隨州,城南有一戶李姓大戶人家,家中藏書甚豐。歐陽修與李家的幾個孩子年齡相仿,常在一起嬉戲玩耍。
一次,幾個玩伴又在李家院落間追逐打鬧,歐陽修無意間在牆角壁櫃中拉出一個裝滿舊書的破筐,發現有部殘缺不全的《昌黎先生文集》雜駁其中。
歐陽修隨手翻閱,旋即被韓愈雄辯滔滔、汪洋浩瀚的文風與氣勢所吸引,於是便向李家借閱了這部“書頁脫落顛倒無次序”的舊書,從此傾心沉醉於韓愈古文,為將來引領北宋文壇改革預埋下一顆蓄勢待發的茁壯火種。
然雖歐陽修一心慕習韓愈作品,奈何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在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