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技術的種子,大宋文華集,姬子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姬長卿希望能遠離鬥爭,從不經意間改變大宋,改變華夏的命運。
華夏不缺智慧,卻很缺發現和運用這些智慧的人。
古人對自然科學、生產技術已經有了長期開發,大宋最有名的科學家沈括。
他是大宋最全面的科學家,一生涉及了數學、自然、天文、農學、軍事、軍事工程、醫學、音樂等。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五朝。
被譽為“我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華夏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推動了華夏的科技大發展,代表作有《夢溪筆談》《良方》《靈苑方》等。
宋仁宗天聖九年,沈括出生於杭州錢塘沈氏家族,祖父沈曾慶曾任大理寺丞,父親沈周、伯父沈同均為進士。
沈括自幼勤奮好學,十四歲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並隨父親宦遊州縣,到過泉州、潤州、簡州和汴京等地,接觸社會,增長見識,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強烈興趣和敏銳觀察力。
沈括自幼體弱,加上讀書十分用功,經常需要服食中藥調理。錢塘沈氏在醫藥學頗有建樹,有家傳藥學書籍《博濟方》,受家庭影響,沈括也從蒐集醫方開始鑽研醫學。
皇佑二年,沈周知明州,沈括借居蘇州母舅家,從舅舅許洞的著作與藏書中得益甚多,開始對軍事產生強烈的興趣。
姬長卿很想讓將沈括培養成一個‘大宋牛頓’,但眼下沈括並未出生,姬長卿只能繼續等待。
造紙術的改進一直沒有突破,姬長卿並不是化學、物理專業的人,作為一個文科生,能記住造紙術發展的大概路線,已經不錯了。
紙的成本真正降下來,惠及百姓是在民國時期,隨著化學工業技術的發展,造紙技術也迎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
在化學藥劑的催化下,造紙的原料,不在需要長達三個月的漂洗、搗碎等繁瑣的過程,只需要短短几天,就能完成人工長達三個月的勞動。
提起民國時期的造紙發展史,姬長卿忽然想起了,曾在近代手工業史課上,許教授曾經說過:造紙在我國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但直到近代,外國機器製造的紙才傳入了我國,並且正在迅速地取代那些粗糙的土紙。然而舊的造紙方法在偏僻的農村裡依然還存在,用以製造土紙最常用的原材料是稻草、毛竹、桑樹枝。在造紙地區的路上經常能夠見到苦力們挑著一捆捆的毛竹和桑樹枝去造紙作坊作為造紙的原料。
在江浙地區的富陽一帶,在這兒仍然還在生產的紙主要有三種。
姬長卿記不得種類了,但使用人群主要是百姓、貧窮的讀書人、有一定資產的知識文人。
許教授曾詳細介紹過,清末時期的造紙方式,根據使用的原材料,造紙的步驟也會有變化。
在生產草紙的時候,先把稻草堆在露天裡,並且不斷地往草垛上潑水,並在兩週之內不時地翻動草堆,或將其重新垛一下。
由於在這段時間內稻草一直保持著溼潤,所以稻草纖維也已軟化。兩週之後,這些半腐爛的稻草被放進一個池子,並將其跟熟石灰混合在一起。
大約370磅石灰比4000磅的稻草,再加上一些水。
然後再牽一頭水牛到那個池子裡,在那兒踐踏20-30分鐘,以確保熟石灰與稻草完全混合在一起。接著,人們會把浸軟的稻草從池子裡撈出來,堆積在一起。
當時的記錄者是一個外國人,因此他的記錄很具有參考價值,外國人在後來記錄中這樣描述:“只要那堆腐爛的稻草冒出水汽時,就需要將它翻個身了。這個腐爛的過程一般會持續三四天,在這段時間裡,草垛大概要翻四五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