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地理課業,大宋文華集,姬子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姬長卿佈置的作業,陳謹已經習慣了,倒是夭夭很是惆悵。
以她貧乏的字典和現有的知識,那怕她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如何治理黃河?
黃河治理本就是華夏民族探討的千古難題。
自古以來,黃河流域不斷遭受超乎想象的洪水災害。正如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言:“甚哉,水之為利害也。”
直到近代,黃河仍舊平均每三年就有兩次決堤。若干次災難性的洪水重新繪製了地圖。
在衝破堤岸之後,黃河可能再也找不到重回舊道之路:一場大洪水造就的內海,會衝出一條通往海岸的新河道。
自公元前600年以來,黃河已經發生了幾十次這樣的變遷,其中有八次可以歸為“大變遷”。這意味著,注入海洋的河流可能離它先前的位置有幾百公里遠。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人們總結治水的規律,得出了疏導和築壩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一直延續上千年。漢朝人發現,築壩也不是解決黃河水患的最好方法。築壩之後,黃河之中的泥沙越積越多,導致河壩越築越高,最後黃河部分河段成為高出地面的“懸空河”。一旦遭遇水患,河水一旦衝破堤壩,周圍就會變成一片澤國。
提起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地上河”,人們可謂是深惡痛絕,一旦決堤,危害極大。其實,“地上河”早在西漢末期就已經形成了,在東漢永平12年(公元69年),黃河在河南地區發生決口,導致河道南移,給沿岸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於是,漢明帝立即派出王景和王吳兩位大員,趕赴河南地區進行治水。
王景和王吳抵達河南後,對黃河決口進行了詳細的勘察,最後拿出了治理方案,分別是疏通河道、修築堤壩、建立水門等措施。其中,最要緊的就是修築堤壩。
因為黃河攜帶泥沙量特別大,已經形成了“地上河”,而進入汛期後,黃河水量暴漲數十倍,泥沙量也相應劇增,如果按照以前的堤壩形式進行修築,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進入汛期後又將重蹈覆轍,徒勞無功。因此,王景決定修築雙重堤壩,將黃河水從內堤的上游水門放出,經過外堤的阻擋,再從下游的水門中回流到黃河中。
這個工程雖然繁瑣,耗資巨大,但它的好處卻是能將黃河所攜帶的泥沙大量堵截在內外堤之間,這樣一來,既加固了堤壩,使之更加牢固,又延緩了泥沙堆積而抬高河床,對“地上河”情況有一定的緩解。
正是王景、王吳等人的這個創舉,讓黃河在之後800多年的歲月裡,都沒有發生過重大決口,河道也保持在相對平穩的狀態中,可謂是利在千秋。
次日天氣稍微涼快一些,考慮到桃園條件落後,姬長卿便讓張嬤嬤回陳府贍養,當然最主要還是每十日的講義也該送給陳盛澤了。
陳盛澤下課之後,興高采烈的回到書房,隨即開啟玄玉兒抄錄來的講義,並附上這十日的課業。
姬長卿的課業很少,基本上只有上新課時,他才會佈置作業,剩下的多是評講學生的課業、解答疑惑,等學生學會這堂課後,他才會講新的內容。
陳盛澤迫不及待的翻閱姬長卿的點評過的課業,待一一詳閱後,陳盛澤方才仔細回味自己此前的答題思路,結合梓州書院夫子們講的知識。
陳盛澤便讓書童罄鍾研墨,他要趕緊記錄下現在的體悟時。
等他記錄好體悟時,隨身婢女和張嬤嬤已經將飯食送到了書房。
“澤哥,又不好好吃飯?這樣可不好,姬夫子常識要飲食也律,學習有度,這才不至於害了眼睛。”
對於張嬤嬤說道的,陳盛澤連忙點頭答應:“嬤嬤,盛澤知道了,子曰:學而不思則罔。盛澤想趁這難得的學習時間,想趕緊鞏固自己的體悟,也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