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郊外祭祀大典,大宋文華集,姬子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姬長卿認為陳謹與楊夭夭婚事當定在楊夭夭成年之後。
不過可以先定親,然後在等成年之後完婚。
三月二十一,姬長卿在準備祭祀,這是親自定下來的祭祀時間,雖然在這個大宋他並沒有什麼親人,但立得衣冠冢還是要有一個像模像樣祭祀典禮才行。
依照禮制,姬長卿可以以士大夫之禮祭祀亡考。
《禮記·祭統》強調“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祀是人在精神上維繫和延續與神靈和祖先關係的宗教禮儀形式,有表達歸宗、認同和領受自身來源及其傳統教化的精神意義。祭祀祖先,即是表明某人認同自己作為某祖先的後代,繼承和領受著祖先的血脈、事業和教化,從而明確自己生活的歷史基礎,並承擔著把祖先的傳統發揚光大,並不斷創新,以致光宗耀祖的責任。祖先作為生活形式、事功業績和文化傳統的開創者和積累者,乃是我們生活基礎的一部分。
《禮記·祭法》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乃為親疏多少之數。是故:王立七廟,一罈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為祧,有二祧,享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曰鬼。諸侯立五廟,一罈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為壇,去壇為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為鬼。大夫立三廟二壇,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適士二廟一罈,曰考廟,曰王考廟,享嘗乃止。皇考無廟,有禱焉,為壇祭之。去壇為鬼。官師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曰鬼。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
祭祀準備的三牲、祭品,姬長卿已經讓官家周勤去籌備了,也不用太好,只要能體現自己的心意即可。
姬長卿這邊在準備祭祀先考,而大宋皇帝趙禎也在太廟祭祀祖先,比臣子們祭禮更加複雜,禮部官員上報的祭祀典禮需耗費三百萬錢之多,幾乎是北貢錢的十倍有餘。
依照祖制,大宋祭典前一個月,要對各個重要環節“次第按試習儀”,演練活動排得滿滿當當,“殆無虛日”。祭典前十日,所有的執事及陪祀官員和宗室成員要分別到尚書省和太廟“受誓戒”,以免舉行大禮時出錯。
《宋史·禮志》記載:“宋之祀天者凡四:孟春祈谷,孟夏大雩,皆於圜丘或別立壇;季秋大饗明堂;惟冬至之郊,則三歲一舉,合祭天地焉。”其中,為隆重的就是三年一次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在南郊或明堂舉行的祭天典禮了。
祭典前夜,鹵簿、儀仗、軍兵於御路兩旁分列,點上火盆、大燭,使太廟至郊壇之間“輝映如晝”。
宰執親王、貴家巨室等皆不遠千里,不憚重費,數月之前就預定好位置,觀看這三年一次的盛況美景。於是,二十里間,“列幕櫛比”,不僅珠翠錦綉絢爛,雖寸地不容閒。還引來“歌舞遊遨,工藝百物,輻輳爭售,通宵駢闐”。
祭典當天,皇帝乘玉輅,從以金、象、革、木四輅,以馴象前導,千官百司,法駕儀仗,錦綉雜沓,“聲容文物,不可盡述”。
今年是趙禎親政的第二年,趙禎想透過隆重的祭祀典禮,曉諭大宋臣民,他不再是那個“傀儡皇帝”。
禮部官員考慮到官家的想法,因為也特地命人在郊外築起了一座天壇。
天壇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級,分四層。上廣七丈,共十二階,分三十六龕。午階闊一丈,供天子升降,其餘各闊五尺。皇帝登祭壇時,“天步所臨,皆藉以黃羅,謂之‘黃道’”。
專門有人手持大金盒,將其中的冰片、龍腦“迎前撒之”。
趙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