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慕名而來
起床困難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慕名而來,孃親別慌,我種田超厲害,起床困難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景澄先是謙虛了一番,然後又問他們是從哪裡聽說了東山書院的名聲。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回答中,他勉強拼湊出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之前幾天,徐奉縣全縣尋找雲安之的事蹟透過往來客商,已經傳到了外地。
有那聽故事的閒人就問,這雲安之是什麼人,是官家小姐還是出身富戶,為什麼全縣都在找她。
客商便將故事娓娓道來,說安之如何苦口婆心地勸婆心地勸舉人開村學,說安之為村學建設付出了多少心力,說她為方便書院學子做了多少努力,說她出錢出力竭盡所能建共享書房,說她往返火場救書……
客商將整個故事講得跌宕起伏,感人頗深,而安之也被塑造成了一個善良聰慧堅韌的好姑娘。
總之,就是這麼一個好姑娘,卻被歹人給擄了去,因此徐奉縣上下都在幫忙找她。
大部分人只把這事兒當故事聽,最多是聽完之後再誇一聲真是個好姑娘。
但是也有那有心之人發現了這個故事裡的“重點”:吸引了徐奉縣不少學子的東山書院和有上千冊書籍的免費書房。
興臨縣跟徐奉縣相鄰,但凡是有些身份的人家都能在徐奉縣找到一兩個熟人。
於是就有人給親戚寫信,跟他們打聽東山書院的事情。
等收到回信以後一看,好傢伙,那客商說的竟然都是真的。
竟真有這個書院,書院收費公允,夫子教學認真,學習氛圍好。
也真有這麼一個書房,內有千餘冊書籍,囊羅經史子集、遊記雜論、科考試題等不同領域,任由書院的學子隨意閱覽。
得知這個訊息,好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坐不住了,大夥兒親戚朋友約一約,便奔著東山村來了。
說實話,來拜訪的家長對於“大名鼎鼎”的東山書院的外觀還是比較失望的。
不過當他們得知眼前這個一表人才、氣宇不凡的年輕夫子竟是個舉人時,頓時有了種“名副其實”的感覺。
孫景澄帶著他們在書院前後看了一下,很是直白道:“現在這個地方只是按照村學的規格建的,簡單得很,實在沒什麼好介紹的。
不過我們已經在對面蓋新書院,到時候會寬敞很多,類似於居舍、食堂、藏書閣、講經堂、文廟、演武場都會有。”
這話落音立馬就有人問:“那敢問孫夫子,新書院何時會蓋起來?”
孫景澄狀若無意地顯擺道:“新書院面積比較大,約有四五十畝地,所以耗時會比較長。
我們計劃是明年過年後正式投入使用。”
眾人先是被四五十畝地震得心頭一動,而後又被時間驚到。
年後?
現在可才三月中旬,如果真想轉學來豈不是還得等大半年?
又有人問:“孫夫子,我們此前聽說書院還有一個書房,不知是否方便參觀一下?”
孫景澄解釋道:“那不是書院的書房,是村裡一戶雲姓人家自己張羅的,只是會借給我們書院使用而已。
你們若想看的話,可以隨我一起去。”
“好的好的,那就麻煩孫夫子了。”
孫景澄帶著一群人穿越大半個村子來到了雲家門口。
眾人看到漆黑的圍牆,頓時把這個房子跟客商故事裡的“突遇火災,捨命救書”給聯絡了起來。
“雲叔,這是興臨縣過來的客人,想要來參觀一下您家的書房。”
雲老爺子聞言很是客氣地將人請了進來,讓孫景澄帶著他們參觀。
孫景澄帶著人在東廂三間轉了一圈:“這裡一間是藏書房,兩間是閱讀室,西廂房也有兩間閱讀室。
我們書院的學生吃過午飯之後一般都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