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節,盛世文豪,木蘭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陛下和封蔚提起過,也翻閱過卷宗,並將此事作為案例給大寶講課。
那次水災,造成後果十分嚴重,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文宗卻只是把此事高高拿起,輕輕放過,只一些地方官獲罪,三品以上官員,無一人有損。
以文宗之後的施政方針來看,這次處理手段,並不是他本意。
後來江南之事,即使他為了打壓陳家故意未給陳家人記功勞,反而倒打一耙,但當事官員也處理了不少。
不像是那次水災,幾乎沒有主事官員被處理。
究其原因,文宗剛登基,又是因那麼突兀的原因登基,皇位不穩,不得不跟大臣妥協。
文宗這個皇帝,在前幾年,也是當的很憋屈的。
吳珅,就是很倒黴的成為了替罪羊。
“待我做官之後,也派人去尋找過座師。”曾毓搖搖頭。
餘柏林心中瞭然。古代交通和訊息都不方便,吳珅一家被流放北疆之後,不是作為苦役,只是貶為平民。到達北疆,改換戶籍之後,官府就不會再管他。
曾毓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這一家人,幾乎一點線索都沒有。
聽傳聞,吳懷一家過的也甚是清苦,吳珅更是相繼失去了兒子兒媳婦,還好有吳懷爭氣,讓老兩口略有慰藉。
可惜,在能看到曙光之前,吳珅夫婦相繼去世。
說起此事,曾毓有些悲傷。
吳珅其實和他沒多少交際,不過是鄉試主考官而已。但古人重師生關係,吳珅對曾毓而言,自然也和其餘陌生人不同,何況吳珅個人品德和才學,都讓曾毓有幾分佩服。
“我收了吳懷為弟子。”曾毓道,“若長青有空,也幫愚兄教導一二。”
餘柏林失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見到座師後人,且那後人又有幾分才學,品行也不錯,收其為弟子,保其之後仕途,倒的確是曾毓會做的事。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若他有什麼疑問,你解答不了的,就讓他來問我吧。”餘柏林笑道。
曾毓哼笑:“我解答不了,你怎麼可能解答的了。”
“那可不一定。”餘柏林開玩笑道,“長江後浪拍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曾毓聽後,又和餘柏林打起了嘴仗。兩人凡事爭一爭,已經是習慣了。
在說了些閒話之後,曾毓和餘柏林將公務處理完,曾毓告辭離去。
他專門來此交接公務,其實就是為了說吳懷的事。以餘柏林身份,能對吳懷多幾分照顧,比他這個老師還要更有用些。
古人一旦收下了正式的弟子,那弟子就完全跟親兒子般看待,事事為其著想了。就像張嶽對餘柏林一樣。
新政推廣了這麼多年,北疆自然也已經早就在實施。一切都有定製,餘柏林只需要看著人,按照律令執行,不要欺上瞞下而已。
說起來,也就是些繁瑣的事。
雖然不費神,但勞身。
一天下來,餘柏林很是疲憊。回到家中,他看到封蔚懶散的躺在榻上吃水果,心裡更加疲憊。
在自己勞累的時候,看著別人悠閒自在,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大寶呢?”見餘柏林回來,封蔚屁顛屁顛就捧著水果迎了上去,讓餘柏林心中稍微好受了些。
“好像有什麼事沒做完,就留在兵營裡了。”大寶沒回來,封蔚十分高興,立刻就黏了上去。
“兵營?”餘柏林把牛皮糖封蔚往外面推了推,讓他給自己留下喘氣的空間後,道,“他住哪?”
“誰知道?總會有地方住吧?”封蔚很不負責任道。
餘柏林瞪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