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鹽政忽亮劍
修仙綿綿無絕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鹽政忽亮劍,穿越:落魄美人不肯當炮灰,修仙綿綿無絕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不是她,自己可能還下定不了決心,這麼大力度地去支援江南派重返朝堂。
聽說她昨天又在會昌侯府門口耍了一回帥,把那囂張跋扈、朕都有些害怕的孫瓚給打了個灰頭土臉!
聽到有人咳嗽,朱見深回過神來。
他的眼神不由得瞥向了戶部尚書馬昂站立的方向。
江南派這第一刀,砍得可真是地方。
馬昂從天順八年調任戶部尚書以後,就大肆販賣鹽引,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極大地賄賂了內廷和外戚黨,是孫繼宗一黨的核心人物。
江南派這出手的可真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本朝自太祖以來,在邊關屯兵佈防,糧草依賴“開中鹽法”來解決。就是讓商人運糧到邊關,換取鹽引,去領取官鹽自行販賣,以此獲利。
可自先帝的正統年間開始,鹽法廢弛,許多達官貴人,以權謀私,獲取鹽引,以至於那些真正運糧到邊關,想換取鹽引獲利的商人反而拿不到官鹽,甚至苦等十餘年都拿不到官鹽。
這樣導致願意運糧換鹽引的商人越來越少。邊關將士沒糧吃餓肚子,就容易逃亡。
邊關沒人守了,國家豈不危在旦夕?
李賢也曾向他陳述過其中的弊端,只是北人派中間也有不少人在這裡有利益,北人派整治鹽業的決心並不大。
朱見深不免對江南派又高看了一眼。這幫江南文人士子,沒想到還有幾分家國情懷,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要知道,鹽場主要集中在兩浙,江南派才是鹽業最大的利益既得者。
他們肯放棄這麼大一塊的利益,當真是忠君衛國啊!
京城徐家,二老爺徐瑄立在廊下,望著皇宮方向,感慨萬千。
今日朝堂上的風起雲湧,標示著他們江南派和外戚黨正式開戰。
顧夫人給徐瑄披了一件外衣:“老爺,這裡風大,小心受了寒。”
徐瑄轉過頭,溫和地看著顧夫人:“等你兒子回來,他就不會抱怨我們攔著他去方家提親了吧?”
顧夫人嗤笑道:“哪有這樣為還沒過門的兒媳婦撐腰的?路線太曲折,別人都未必領會得了深意!”
徐瑄呵呵笑了笑,進屋後端起茶杯愜意地抿了一大口,才道:“也不單單是為了她。本來就是計劃好的,只是見元芷在會昌侯府受了氣,索性提前發作,讓他們孫家還有馬昂尚書都亂上一陣子,免得找元芷和方家的麻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