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擴軍備戰,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1933年。
那麼德國鐵產量會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
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
煤產量由1.26億噸增加到1.95億噸;
發電量從186億度增加45億度。
如果到了1933年能夠順利完成4年計劃的話,德國生產的軍備與1929年相比,狂增了11.5倍,軍火產量為美英兩國總和的2倍,飛機產量增長25倍。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本身資源貧乏,經濟總量有限,單靠計劃指令調配還不足以實現這麼大規模的軍火生產。
所以,在這4年時間裡透過對外擴張掠奪也是不可或缺的1大手段。
其中,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為德國以捷克斯洛伐克為例。
這個歐洲聞名的軍工業強國,在2戰前擁有斯柯達工廠、布林諾工廠這樣世界前茅的兵工廠,所生產的武器兼具數量和質量,每年至少可以生產2.5萬支輕機槍,數千門重型大炮,其軍火數量甚至超過了英法兩國總和。
而奧地利的外匯、鐵礦、石油也令納粹受益頗多。
可想而知,急於整軍備戰的德國吞下了捷奧兩國無異於吃了1劑大補藥。
據統計,德國吞併奧地利,從這個國家獲取了4億多先令,大大提速了自己的軍火產業發展,使其做好了1場發動大規模戰爭的經濟後勤準備。
除了經濟方面以外,德國在動員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國家將大量資金投入了軍事生產領域,以提供就業崗位的方式吸納適齡公民入5。
18到30歲的合適公民可以直接進入部隊訓練,而那些年齡更大的公民則被安排進入羅姆的先鋒隊當做後備力量。
國防軍將這些人集合起來進行定期的訓練,那經驗條是漲的非常快。
可以說,德國這架戰爭機器已經開始運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