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很及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案發現場的證據,刑警日誌,剎車很及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建彙報的情況已經非常細緻,秦勇對案件的前後都已經有了一個概況瞭解。
思慮片刻後,秦勇指了指發現屍體的機井:“三號機井距離孩子失蹤的路段有多遠?”
“大概三公里。”
三公里……
這麼遠的距離,孩子獨自走過來的可能性不大。
“有可疑人員嗎?”
“目前還沒有,我們這兩天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尋找孩子身上,對孩子父母的家庭背景調查還沒來得及開展。”
王建明白秦勇的意思,孩子被害,如果對方不是偶然作案,那很有可能就跟孩子父母有關。
比如孩子的父母得罪了什麼人,對方是報復性犯罪。
但是正如王建說的,孩子失蹤,重點是找到孩子。
但是沒想到,最終尋找到的是一具屍體。
現場。
陸川已經完成了現場周邊的拍照,正在對屍體進行屍表勘察。
“左耳缺失,有齒狀咬痕。”
這是屍體上最明顯的損壞性痕跡:“脖頸有明顯掐痕,嘴唇面部呈現紫色,應該是窒息性死亡。”
“叮!”
“進階任務:尋找第一案發現場,透過現場勘察證據,鎖定犯罪嫌疑人。”
陸川正在做現勘記錄的時候,系統釋出了任務。
“這裡應該不是第一案發現場。”
老白指著機井的邊緣:“看這裡。”
陸川和劉國棟湊過來,看著老白指著的機井邊緣。
是一些輕微的的擦痕。
“屍體右腿和腳踝,有摩擦痕跡,面板有破損,但是傷口特徵沒有啟用反應,結合機井邊緣的痕跡,應該是兇手拋屍的時候摩擦留下的。”
老白說的意思是,如果這裡是第一現場,那麼兇手應該會在殺死孩子後,第一時間拋屍。
而剛剛死亡的屍體,血液沒有凝固,還能流血,可是擦痕上有較為明顯的面板組織,卻沒有血跡。
孩子腿部的傷口又沒有啟用反應,就說明孩子在死亡後,經過一段時間才被拋屍到機井裡。
“孩子是失蹤後被殺的,我們等會問問能不能確定孩子失蹤的方位,到時候再去勘察。”
劉國棟的意見也是陸川的想法,這裡不是第一案發現場,又經過機井維護隊打撈屍體的破壞,已經沒有什麼勘察價值。
“孩子的左耳有部分缺失,從痕跡上來看,是齒痕,我想先做個微量物證採集,看看能不能有發現。”
屍體左耳的缺失傷痕,劉國棟和老白也看了。
可以肯定的是,咬痕屬於人類,極大可能就是兇手留下的。
其實,在刑偵技術中,有專門對齒痕進行的研究學科。
每一個人的齒痕,因為牙齒咬合的間隙不同,牙齒磨損的程度不同,咬痕也是各有特徵的。
所以,咬痕也能夠作為司法鑑定的證據使用,只不過精通這方面技能的人很少。
最起碼在海州市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陸川當然也不精通,齒痕鑑定分析這種技能,系統裡有,但是陸川沒選過。
他要做的微量物證分析,是想試試能否在屍體傷口上提取到兇手的唾液。
進而確定兇手dNA資訊。
劉國棟也知道陸川的想法,以前陸川也用過微量物證分析破案。
而且現在有一點方便的地方,現勘辦公室自己的微量物證實驗室剛剛驗收結束,正好能夠使用,不用請求省廳那邊幫忙。
可問題是,屍體已經在機井裡浸泡過。
“傷口上還能採集到兇手唾液嗎?”
“可能性確實不大,”陸川也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