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滄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庶女閨中記事,君滄海,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何看不出它的蹊蹺之處。
這還是木訥、傻傻被人愚弄的六妹嗎?
五姐神色恍惚,緩過神後聽她細細分析,覺得甚是有理,心神大定後抹了抹眼角的淚水,起身衝她福了福身:“六妹,多謝你為我指點迷津。”
“自家姐妹何須如此客套,五姐還是先去探探爹爹的口風。”
五姐神色輕緩的帶著兩個丫鬟離開。
至於結果如何,劉湘婉不得而知,她只是隱約猜測事情的始末,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定奪,不是她一個小小的庶女能參言的。
趙媽媽從黃姨娘那回來,看到桌上擺放的茶杯,詫異問:“姑娘,屋裡來客人了。”
“恩,五姐剛坐了一會兒。”
趙媽媽頓了頓,緩緩開口:“姑娘,老奴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媽媽可是想說莫要管田姨娘及張姨娘這件事。”
趙媽媽未料姑娘一下子猜中她心中所思,愣愣的點頭。
只聽劉湘婉嘆氣道:“媽媽放心,有些事有些度,我尚能掌握好分寸,畢竟我們本就身陷在是非之中,這府裡隨便一人說的一句話就夠我們喝一壺苦酒,只是……只是我明知張姨娘是被冤枉,雖做不到拔刀相助,卻也只能盡些綿薄之情……”
最起碼良心上能安穩些。
趙媽媽望著姑娘久久沒有言語,感慨頗長道:“姑娘大了,想事情越發的周到。”
“媽媽說什麼呢?我便是年歲再大,也離不開您,便是我將來嫁人,也要帶著媽媽過去,給您養老送終。”
“討打!”趙媽媽嗔怒道:“姑娘才多大,嫁人這類的話怎能輕易說出口,若是讓外人聽見,還不得笑話您沒有規矩。”
劉湘婉環顧四周,故意道:“媽媽,這屋裡只有你我二人,誰能笑話我。”
趙媽媽上前一步,摸摸她的頭:“只要姑娘不嫌棄老奴歲數越來越大,越來越不中用,老奴便是死也要待在姑娘身邊。”這是她從小帶大的姑娘,哪能捨得離開。
想及趙媽媽因何回來,劉湘婉迫不及待問:“媽媽,姨娘今兒身體可還好?弟弟可乖?”不知為什麼,一想到包裹裡的小兒是她的親弟弟,心間忽然有股暖流湧動,恨不得現在就去瞧瞧他。
“姨娘身體雖還虛弱,卻能由著青衣攙扶走上幾步,就是有些擔心姑娘,至於哥兒能吃能睡,討喜得很。”提起小少爺,趙媽媽也是一臉的笑容。
“這就好,”劉湘婉似是想到什麼,又道:“媽媽將我給弟弟準備的銀鐲子拿來,下午沒事的時候,我們過去看姨娘和弟弟。”
“哎!姑娘不說,老奴都快將這事給忘了。”
劉湘婉坐在軟榻上,從針線筐裡拿出早先快繡好的嬰兒肚兜,繼續繡著上面的花色,趙媽媽回來見姑娘手上忙個不停,忙制止:“姑娘快些眯會兒,下午還有課呢?今兒起的那麼早,又陪五姑娘說了那麼多話,費了好些心神,還是歇息會兒吧。”
“沒事的媽媽,我不困,姨娘這事了了,我的心也跟著安穩了。”嘴上回答趙媽媽的話,眼睛和手卻是不停。
這府裡共有兩個夫子坐堂,上午秦夫子,下午齊夫子,秦夫子主授詩詞歌賦,齊夫子則授琴棋書畫,但半月前秦夫子收到家中來信,回鄉探親,秦夫子前腳離開,眾姐妹後腳便祈禱秦夫子最好一去不回。
未時,劉湘婉帶著招娣去學堂,見其他姐妹早早到了,已經入座,遂走到五姐旁邊位置坐下,見她臉色尚好,微微放下心,從布袋裡拿出筆墨紙硯平鋪在桌上,就在這時齊夫子進來,大家不約而同起身向他行禮問安。
齊夫子年約五十左右,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模樣,許是擅長琴棋書畫,眉宇間甚為灑脫、放縱,授課時也總是言笑晏晏,頗受眾姐妹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