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亦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節,看誰都像我道侶,竹亦心,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的那名弟子當即道,“姓南,叫南竹。”

南筠一愣。

南竹這個名字,音同男主,若不是南筠十分確信這本書的主角應該非他無疑,都快懷疑其實是這位仁兄了。畢竟這個逍遙莊的弟子幾乎符合一個男主的所有人設,天才,會練丹,修練好,早年不順,這不,現在都躺在這裡了。

再補一條,命遇貴人,就是南筠,會來把他救起。然後這位一定起死回生,實力大增,還獲得了常人不知的好處。

這個想法只有一瞬,便被南筠壓下了。

畢竟一部小說是圍饒著一個人寫的,並不代表世上其他人都是弱智。天才永遠不可能只有一個,白塵在劍道上的領悟,劍宗那名叫鄭茂言的弟子於防守反擊上的天份,這名逍遙莊弟子的練丹天份。

換個角度說,可以說身為主角的他來到這裡,救了一個天才練丹師,日後對方為他提供大量的丹藥。

不過這些終究只是想像。

南筠失笑,然後回頭問那名弟子,“為什麼叫南竹。”

晏思源糾結的撓了撓頭髮,心道難道這名字有問題?可名字難道不是父母起什麼就是什麼,想怎麼起怎麼起麼?聽起來南竹這名字也不錯,好像沒什麼大問題啊!

逍遙莊內的那名弟子倒是立馬道:“這個你要是早幾年問,我肯定不清楚。但這幾天南竹在莊內天才的名聲傳來出來,這件事情倒沒人不知道了。”

“還真有說法?”晏思源不解。

“當然是有的,不知諸位前輩可聽過一句話。”那名弟子頓了一下,才補充,“就是那句,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為?”

南筠微怔,嘆道:“原是因此。”

這講的是子路見孔子時的一段對話中的一句。當時子路提到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自覺既然天賦異秉便不需要再去花時間學習。但孔子卻問他,如果在箭尾上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那箭是不是能射得更遠。

想來這南竹的父親,便是想告知兒子,既便自己要比旁人更有天份,也絕不能驕傲自滿,從而忽略了學習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而我輩修仙者,即使有要比他人更高的天份,也要透過勤學努力,方才能有機會得證大道。

說起來,南筠的父親也很喜歡這個故事,當年若不是覺得南竹這兩個字太過簡單,不夠有暗藏深意,恐怕現在南筠就不叫南筠而叫南竹了。後來之所以選了筠字,是因為筠乃竹字頭,下還有土字,又兼有竹子之意。南父覺得這個字著實不錯,即能體現出他想表達的意思,又不至於那般淺顯。

雖然,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能在不經提醒的情況下,猜出南筠名字的由來。

如今看著躺在那裡的南竹,南筠的內心一時有些複雜。

南筠不是那種到處見人就宣揚名字來歷的人,更何況解釋起來也太費事兒。這種父母輩的期待,自己知曉就好,小時候或許還會顯擺一二,長大了就幾乎不再提了。薛櫻是他大學之後才認識的,因此根本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回事兒。

所以這是,巧合?

哪怕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但看到與自己相似的人,想起同南竹父親抱有同樣想法的親生父親,南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不觸動。

原本心中只有七成想救人的心思,這一下瞬間變成了九成。

南筠看向紀凌雲,點了點頭。

後者當即安排晏思源等人後退,自己一起站到了角落,倒是白塵不肯走,留在原地不動。

南筠也不趕他,只試了一下,發現歌盡影生果然還不能用,因此便準備用杯水留影。

恰在這時,門又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極品一家,我團寵名副其實

本萌叫呱呱

星穹鐵道: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安瑟Anser

飛舞激揚

李家大少

郡馬是個藥罐子

顧家七爺

我無望的愛

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