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為官之道,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

……

三河縣縣衙,後堂廳中,董敬儒泡茶招待楊主薄,如果單論官級品次對方要小很多,奈何是在州上工作,有“近水樓臺”加持,自然成為連堂堂縣令,都得恭敬禮迎的人物。

“董縣令蒸茗的手法倒是越來越嫻熟!”

楊主薄用瓷蓋輕磕下杯沿,抿了抿嘴說。

董敬儒笑道:“楊大人謬讚,或許是你很長時間沒有再品嚐過,因此釀出些新鮮感吧。”

雙方你言我語。

旁邊負責侍奉的宋建明挪動到楊主薄背側,卡著視野拿過來張紙,提筆寫下:大人,韓兆遠強搶民妻,趕緊講!

雙手舉高給董敬儒看。

從昨日返回縣衙後,他便一直在董敬儒耳畔嚷嚷著要帶隊去韓家搶人,奈何楊主薄恰巧代替知州來下察各縣,因此得到的回答只有四個字:從長計議。

眼下楊主薄在場,宋建明忍不住各種催促,只要縣令大人肯表態撐腰,他便敢拔刀。

因為許三平絕對不能沒有媳婦。

董敬儒神情頗為複雜,在他印象中,從前有不少縣民狀告過韓家,每回升堂查審,自己都是站在公正角度,從未徇私枉法。

令人無語的是,韓家秉持著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作風,最後依照律法只能判個賠償錢財的懲罰,不痛不癢。

韓家對於他這位縣令而言,是恨不得拔除又無法拔的毒刺。

拿宋建明所謂的強搶民妻來講,查處,辦理,結果無非是討回唐月兒,賠款許三平,難道還能讓韓家父子倆坐牢,甚至斬首不成?

當然,作為三河縣父母官,他不會因為惡小不足懲而置若罔聞。

清了清嗓子,董敬儒開口道:“楊大人,據我所知本縣的韓兆遠,似乎跟你關係匪淺。”

楊主薄放下茶杯,直言:“他父親認我做乾爹,他,是我的幹孫。”

董敬儒委婉地說:“楊大人,那你這個作幹爺爺的得好生管教,我聽聞最近他搶強民妻,霸道的很,三河縣治下,可不允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楊主薄面色先是一滯,接著扶須笑道:“董兄,知道為什麼你幹這麼多年,還是個小小的縣令嗎?因為不會直彎有度。”

“當下年頭,平民窮人是管不過來的,而政績考核往往也察不到那麼深的層次,只看一縣之中,最富有的如何如何。”

“這其他縣的縣太爺,巴不得本縣出許多給能自己填政績的富貴門庭,你咋近在眼前,不知爭取呢!”

伴隨他的口若懸河,董敬儒眉毛越擰越緊,一拍桌案反駁道:“楊大人,你怎能這般認為?倘若只近富家子弟,不管貧民百姓,這身上青袍頭頂烏紗,還有何意?”

“呵呵!”

楊主薄冷冰冰地說:“董縣令進士出身,思想卻迂腐的很,知道為何韓家每回犯事,你只能小懲無法重判,因為有我在背後指點,教他們完美避開律法的空子。”

他眼中浮現出得意神采:“好好想想吧董兄,什麼才是真正的為官之道。”

氛圍驟轉,雙方從開始的心平氣和,到爭鋒相對。

楊主薄整理官袍站直腰桿:“茶已喝的盡興,告辭,臨走前提醒董兄一句,韓家有我支撐,你無論如何都搬不倒的。”

話音剛落,師爺何知孝匆忙跑進正廳,拱手稟告:“大人,東崖灣許三平求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

月明她倚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