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魚相處於陸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魚相處於陸,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賣鐮刀?”
董槿書,南山叔,牛有鐵皆是頗為驚詫地看向許三平,眼神中帶著一抹疑惑,直至聽到後半句,這才明白過來他的用意,的確,最近天氣多變暴雨不斷,田中稻麥與其淋水待黃,還不如提前收割,起碼能減少損失。
幾人坐上牛車,在董槿書帶領下來到三河縣某處專門販賣農業用具的市集。
“老闆,鐮刀怎麼買的?”
許三平蹲在地攤前詢問。
“一把二十枚銅錢哈,你如果要得多,價錢可以再商量!”
守攤老人客氣且熱情地說。
許三平對市場物價並不瞭解,只得用類比法推算,自己薯粉一碗賣十七枚銅錢左右,鐮刀手工製造過程同薯粉相差無幾,又是農家生活必須的慢消耗品,二十枚銅錢倒也合理。
“行,給我來四把!”
許三平開口。
老人不敢有片刻耽擱,當即拾掇裝收。
許三平略作思索卻又補充:“等等,把攤上這些個鐮刀數一下總共幾把,都賣給我吧!”
“什麼?”
老人匪夷所思,一雙蒼眸直勾勾盯住他:“我這裡總共九十二把,將近四兩多銀子呢!”
許三平腔調篤定:“應該差不多夠,全裝吧我沒開玩笑。”
他當然不是在炫富,只是忽地想到東崖灣左鄰右舍幾百戶人,估計遭受氣候影響都得提前收麥,順帶捎批鐮刀回去,有需要的找自己原價購用,免得再進城浪費時間。
許三平乾脆利索的支付銀錢,老人則手法嫻熟的將九十二把鐮刀逐個捆紮整齊,在牛有鐵的幫助下扛放進牛車板廂。
待交易順利完成,他挺著鬆動殘缺的牙齒在白花花的銀錠上一口咬出兩排淺印,樂呵呵大笑,眉宇間密麻疊褶的皺紋層層舒展,整個人彷彿年輕十幾歲,畢竟片刻功夫淨賺半個月的錢。
另外這邊,許三平購置完鐮刀沒有立刻返回東崖灣,而是先去了翠雲樓,春香齋。
因為收割稻麥意味著作坊停產,薯粉跟酸梅湯的製作,運營暫且擱置。
慧姨,齊遠二人聽聞訊息哪裡肯答應,兩種商品當下正值爆火期間,更何況他們還各自推出了營銷手段,倘若斷供的話,幾乎每日得損失三四百兩銀子。
“許相公,這……恐怕不太好吧,酸梅湯,薯粉才剛進入賺錢的階段。”
“不如我倆找人給大家收麥,作坊絕對不能停的!”
二人苦口婆心,絞盡腦汁。
許三平卻是態度堅決:“過段時間繼續吧,你們別太擔心,收割稻麥實際上用不了多久。”
他是來做個通知,而非商量結果,他也比誰都清楚忽然停銷,許福記收入,名聲都會遭到巨大損失,奈何整個作坊的運轉全部依賴農工,需要忙活莊稼的時候,自然得解放人力,否則東崖灣幾百多戶人下半年吃什麼?
在這個年代,賺到的錢遠不及滿倉谷糧能今人心安。
經過昨日雨水的灌溉飄洗,天空一望無際,尤其乾淨湛藍,日光逐漸拱破雲朵千絲萬縷投照下來,在整個路面凹凹凸凸的積水層,反映出點點滴滴的粼紋起伏盪漾。
兩旁楊樹柳林,山丘叢原,皆是明豔無垠。
董槿書坐在牛車板廂,雙手抓著沿邊木欄,放肆呼吸,前所未有的心情舒暢。
南山叔則聚精會神的駕駛操控,比平日多出幾分小心翼翼,感慨道:“這場大雨連進城的沙石路都沖刷成這樣,估計咱們村情況更差。”
牛有鐵遙望東崖灣方向,神情凝重:“大概是,咱們村的黃土路每次下過小雨都坑坑窪窪的,這回……唉!”
許三平則不言,若有所思的模樣。
“咔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