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眼線,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熙攘攘中,男人不斷朝唐月兒靠近,一雙眼珠緊緊盯著她的臉,嘴角暗自言語:“哎嘿,看清楚了!”

二嫂田小芳同樣察覺到不對,張開臂膀擋住:“你是哪家的,怎麼從來沒見過?”

“我……”

男人吞吞吐吐解釋不清半個字,眼神躲避,而正是這心虛的反應,令他注意到俯衝下山坡箭步奔來的許三平。

“閃開!”

他狗急跳牆一把推開田小芳,朝人群邊緣逃竄。

數十米外的許三平扯張嗓門:“這人有問題,攔住他。”

奈何村民們都沉浸在尋覓到水源的喜悅中,聽到他的話根本不明白怎麼回事,面面相覷,田小芳準備捉攔,差點沒被擁擠的人潮衝翻。

許三平怕傷到無辜不敢貿然扣動扳機,直至追到對面山坡空曠地帶,這才連發三箭,刷刷的兩支從空氣中擦刷過去,剩餘的支不偏不倚,撲哧釘進男人腿彎。

“啊!”

許三平當即目光聚焦,準備再射。

出乎意料的是,下一秒男人竟直接用衣服包裹住腦袋跟手腳,四肢身體縮蜷成團球,滾進酸刺林中。

嗖嗖!

箭矢在密密麻麻的枝幹屏障下盡數落空,許三平吐槽:“被我抓到,難不成會比渾身扎滿窟窿眼更可怕?真是瞎仁腦袋。”

頗有些不甘心的原路返回,村民們相繼圍合過來詢問情況,他怕造成不良影響,只是隨口糊弄幾句。

下午時分,西崖灣人開始給自己鑿挖水渠,東崖灣的人則鋤田,護秧,修壠,各種奔忙,埂渠中有水源流通後,他們變得越發勤勞操心。

許三平從中央埂坡穿行過去,能夠明顯看到兩邊麥苗得到水源灌溉,逐漸挺正穗杆,生機勃勃,平常不怎麼願意耕地,因連年天災人禍摧殘選擇擺爛的幾個老農,竟是扛鋤頭帶鏟,乾的比誰都賣力。

彷彿水源不止令農作物重振盎態,連整個東崖灣,都被滋潤的欣欣向榮。

蹲在自家地中,他認真端詳著半腰高的麥苗,結合從985農業大學汲取到的專業知識判斷,只要日後不出茬子,入秋肯定能大豐收。

下午回家的途中,不知是誰在張福生耳邊隨口提了句山神爺天恩浩蕩,應重修廟宇,這位心繫村容的稱職里正當場採納建議,並還補充:舊廟中的雕塑不像,得按照他那天夜裡夢到的重造。

當然,前提是每家每戶忙完農活。

許三平聞言腳步沒來由的減緩,拉開距離,背脊總感覺涼颼颼的。

同時間,腦海中莫名其妙浮現出董槿書輪廓,最近交往下來,不難發現他是個範挺正的衙吏,比如替唐月兒撐腰,比如懲治每回總想不勞而獲的西崖灣。

思緒再往深些考慮,跟這樣位官衙中人搞好至少在外人看來“親密無間”的關係,唐月兒,唐小喜肯定是受益的,日後再誰想找她們姑侄倆麻煩,總得先掂量掂量,心存顧忌。

尤其唐小喜,倘若哪天唐家浩浩蕩蕩殺過來要帶她回家,結果得知是縣衙某某差吏的陪玩紅人,還能肆無忌憚?

思索完畢,許三平剛回到家便牽住唐小喜的手直奔主題:“最近跟靳衙吏擺弄五子棋擺的咋樣!”

唐小喜回答:“剛開始靳官爺從早到晚連飯都不肯吃,這些天的話還好些,只是偶爾會玩。”

果然,新鮮感正在流失。

他半蹲在唐小喜面前,口若懸河:“不用怕,姑爹再教你象棋,軍旗,鬥獸棋,跳繩,九格,踢毽子,學會後跟靳衙吏去村口人多的地方玩。”

“可是姑爹……”

唐小喜緩緩抬臉:“靳官爺已經回縣城去了。”

許三平:“……”

新鮮感剛喪失便調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

月明她倚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