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狗熊嶺剿匪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狗熊嶺剿匪,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題頻發,又怎會願意出力。
涇南縣縣令肯答應,估計是跟董敬儒關係挺正,否則肯定還是會選擇袖手旁觀的。
下午時分,一個滿臉鬍渣,豹瞳環眼膚色黝黑的彪漢,帶著十幾人來到東崖灣,他姓牛名奎,正是涇南縣縣衙差吏的領頭者。
宋建明,董敬儒出面迎接。
雙方打過照面自我介紹完畢,隨即開始商量剿匪計劃。
“總共加起來三十多人,當面廝打估計都討不到好處,更別說是攻上山匪盤踞,把守嚴密的狗熊嶺。”
縱使有董敬儒親自參與策劃,推敲出幾條比較實用有效的戰略,許三平依舊覺得雙方差距懸殊,畢竟不存在太過玄幻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百萬大軍又如何,只要戰幕拉開,便是冷兵器的廝砍。
“對了,馬三爺!”
經過深思熟慮,許三平眼神乍亮想到軍工廠,他記得裡面人手零零散散計算下來有四五十,而是都還是功夫在身的練家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馬三爺當初拿著自己用先進科技圖紙畫出的弓弩去製造,現在估計已經達到量產。
“如果能夠爭取到軍工廠的人力,再有他們弓弩加持的話,估計要對抗山匪會容易的多。”
許三平當即開口。
董敬儒同樣覺得可行,便派遣宋建明又回縣城與馬三爺溝通,對方起初無意參與,聽聞是許三平的意思,又麻溜召集軍工廠三十多號人,由兒子馬珏帶領馳援。
宋建明感慨:“許三平的面子,都這麼大了嗎?”
作為三河縣土著居民,他比誰都清楚馬三爺的脾氣跟地位,連董敬儒都不放在眼中,卻對許三平十分熱絡。
伴隨著夕陽西下天色擦黑,三河縣,涇南縣兩邊衙吏三十多人,再加上軍工廠三十多人,總共七十左右的剿匪隊伍在東西崖灣交界的農田中整合,且不少人手中,配著把專供給前線邊防軍的弓弩,蓄勢待發。
許三平是唯一知曉路線的人,自然不可避免的也在其中。
董敬儒握拳道:“各位,感謝你們的到來,這群山匪搶劫百姓糧食罪不容誅,今晚必須全部消滅,連根拔起。”
又面朝村民們鄭重保證,定會把糧食全部帶回。
“董大人真是個好官吶!”
“謝謝董大人,謝謝您!”
東西崖灣兩邊百姓將近千人攜兒帶女同時跪伏在地,感激涕零。
董敬儒頓覺一沉,更加堅定奪糧剿匪的決心,高呼:“出發!”
許三平長嘆口氣:“咱能低調點不?不知道的還以為要起兵造反呢,得虧著狗熊嶺距東崖灣遠,不然山匪早開始預防伏擊了。”
吐槽幾句,他步伐邁開在最前方帶路,領著七十多人行向狗熊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