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節,小嫡妻,小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並沒有入選琴技之比,要指望誰去壓趙黛雲一頭呢?
紗帳外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大夥兒回頭一看,只見寧萱面如死灰地站在那裡,指尖抖得好像篩糠一般:“大伯母,我……我比不了琴了。”
前一世時,年少的寧珞並未在琴技上浸淫太多,一是她天生喜愛書畫,在那兩項上花費了很多精力,二是因為寧萱擅琴,寧珞並不想和她一爭長短。
後來成了瑞王妃後,楊彥負心薄倖,趙黛雲步步緊逼,寧珞咬牙撐了很久,最後父兄的死徹底擊垮了她,以至於滿腹悲憤和憂傷無處排解,只有琴聲能開解一二,她原本便天資聰穎,到了最後,她的古琴幾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擅長江南小調。
坐在花臺上,寧珞深吸了一口氣,屏息凝神,腦中的思緒飄到了前世。
父親被逼納妾後,母親便冷了心,一直記掛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臨死前哼著江南的小調閉了眼睛。
那一首小調,一直在她腦中揮之不去,讓她即悲傷父母那段真摯濃烈卻最後還是不得善終的感情,又感慨自己錯付的一生。
“錚”的一聲,寧珞撥了一根弦。
今日她彈的便是那首前世彈奏了無數次的江南小調。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
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
何況自關情。
……
這是一首寫江南柳的小詞,被不知名的琴師譜了曲,在江南廣為流傳,曲子原本十分簡單,寧珞花了一番功夫將曲譜重新研習,添入了很多她自創的曲調,變得更為繁複。
小曲一氣呵成,十指在琴絃上勾剔抹挑、吟糅往復,隨著悠遠清亮的琴聲,一曲江南風情圖在眾人面前徐徐拉開。
彈到一半,曲聲漸漸幽怨纏綿了起來,彷彿可見一個婉約的江南女子在春柳下和心上人依依惜別,遠處只餘月色如鉤,一腔情絲化作看不見的月光,纏繞在離人的心上。
一曲罷了,寧珞靜靜地坐在花臺前,眼中隱隱泛起水光,思緒幾乎不能從琴音中脫離。
繁花簇擁下,餘音嫋嫋,一名身著丁香色繡蝴蝶荷葉裙的少女眉目中帶著輕愁,容色絕美,眸中閃爍著碎光,迷茫地落在不知名的光點處,琴、樂、人幾乎合而為一,令人沉醉。
“叮噹”的一聲,有人的茶盅落在了托盤上發出了脆響。
寧珞驟然回過神來,起身致禮,偷偷看了一眼景昀,見他眼神茫然,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不免有些失望。
“這是……”盛和帝瞟了旁邊的景昀一眼,開口問道。
“這是寧臻川寧大人的女兒。”有宮人附耳道。
盛和帝頓時來了興致:“過來讓朕瞧瞧,朕記得小時候明惠皇后時常讓你入宮陪伴,朕還抱過你,現在都這麼大了。”
寧珞只好往前走了兩步,仰臉垂眸,心裡暗暗祈禱這九五之尊萬萬不要說出什麼駭人的話來。
梅皇貴妃笑著道:“到底是家學淵源,寧大人的女兒才氣過人。”
“這琴彈得不錯,”盛和帝誇獎道,“朕聽得都入了神了,你們呢?”
旁邊幾個皇子和妃子連聲應和,楊彥那件杏黃色的錦袍已經換了,剛才還很差的臉色已經恢復了正常,連聲稱讚道:“父皇,珞妹妹的琴聲猶如仙音,真是繞樑三日,聽了還想再聽。”
“殿下謬讚,”寧珞冷淡地道,“天外有天,是我獻醜了。”
楊彥的眼神一黯,忍不住咬緊了牙關。
盛和帝卻興致更高了,看著身旁的景昀取笑道:“昀兒呢?你聽得連茶盅都掉了,想必也是入了神吧?”
景昀沉默了片刻,忽然起身朝著寧珞走去,他身在高臺,原本就比寧珞高,這下看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