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小嫡妻,小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晃眼過去了,賞花會的全部比賽也都結束,盛和帝和梅皇貴妃耳語了片刻,梅皇貴妃的笑容有些勉強,柔聲辯解了幾句,盛和帝笑著握住了她的手。

梅皇貴妃轉嗔為喜,這才將七技的頭名點好封在了桃花箋中,交給了盛和帝。

盛和帝朝著鄒澤林招手示意:“鄒愛卿乃新科狀元,就替朕宣讀這賞花會的絕代風華吧。”

鄒澤林興致勃勃地拿著桃花箋走上高臺,看了兩眼,喜上眉梢地道:“琴技頭名,寧國公府寧珞,行雲流水如仙音,曲調已成情難禁。”

“哐啷”的一聲,左側傳來了茶盅碎裂的聲音,正是太尉府趙家的紗帳。

寧珞氣定神閒地走出紗帳,朝著盛和帝鞠躬謝禮。

“棋技頭名,尚書府餘慧瑤,”鄒澤林頓了頓,又喜滋滋地道,“書技頭名,寧國公府寧珞,點折勾勒藏雅韻,深淺濃淡漫墨香。”

寧珞哭笑不得,他這是打算從頭到腳誇上一遍嗎?

旁邊有人笑了起來:“鄒公子,好詩句。”

鄒澤林正色地拱了拱手:“是寧姑娘寫得好,我才能吟得出。”

他一邊說一邊往桃花箋上一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看向盛和帝:“陛下,這畫技頭名……”

盛和帝也不理他,只是指了指一旁的一名美髯公:“翁公,你來說說。”

那姓翁的捋了捋鬍子道:“這畫技頭名是我們幾個商量了好久才選出的,這八位佳人各有千秋,有的精於寫意,有的著墨工筆,但論畫技,卻是慶王府的小郡主最為出眾,寧姑娘雖然寫意風流,畫出了江南春景的神韻,但技法稍欠,而趙姑娘恰恰相反,技藝出眾,但神韻稍欠,分列二三名,假以時日,二位必定是可造之材。”

此人乃是大陳有名的畫師,鄒澤林小時候也得過他的指點,有師徒之名,鄒澤林不敢放肆了,只好躬身受教後宣佈:“畫技頭名,果郡王府瑤月郡主。”

這個結果早在寧珞意料之中,翁公擅畫,尤喜工筆,對學生畫技的要求甚高,她的這幅畫雖然意境悠遠,卻多了灑脫少了技藝,在翁公眼中必定有欠缺,她不用做這出頭之鳥;而趙黛雲畫虎不成反類犬,必定也得不了頭名,接下來的詩茶花也有了結果,這七項技藝,趙黛雲機關算盡卻最後只在“茶技”上勉強得了個頭名。封賞過後便是賞花宴,趙黛雲早早地就不見了人影,綠竹打聽來,說是趙家姑娘落水受了寒,告假回府去了。

回到府裡,老夫人和秦湘蘭、寧成氏早早地便等在內廳了,綠竹興奮得很,嘰嘰喳喳地便把賞花會的盛況說了個天花亂墜,只隱去了寧珞那段險況,寧賀氏不住地誇獎寧珞臨危不亂、才氣過人,寧珞倚在老夫人跟前一個勁兒地笑。

寧成氏不安地朝後張望著,吶吶地問道:“萱兒呢?她的琴彈得怎麼樣?”

寧珞嘴角的笑容淡了下來:“七姐姐回去歇息了。”

綠竹忿忿地哼了一聲,張嘴就想告狀,寧珞瞪了她一眼。

“唉,”寧賀氏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貽笑大方,她呀,還是不要好高騖遠了,好好地多讀點書吧。”

寧成氏的臉都漲紅了,寧珞連忙打圓場:“二嬸孃,七姐姐只怕是不舒服,你還是去瞧瞧她吧。”

寧成氏如蒙大赦,立刻告罪快步走了。

大家說說笑笑,一直到了晚膳的時候,家裡人都回來了,寧臻川早就得到了喜報,又詢問了些細節,滿眼都藏不住對女兒的喜愛,唯有寧珩,臉色凝重,不知道在想著什麼心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蜜婚(蜜語)

小醋

我有特殊的渣攻扮演技巧[快穿]

糕米香

初心

金禪

作死後,成為瘋批魔尊的心尖寵

日更不摸魚

大唐之逍遙王爺

120笑話

老闆兼職三份工養我

一個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