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名士,霧十,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勒首次在全國推行的。每郡都設有官學,要經歷三次考試才能畢業,成為國家幹部的儲備人才。這就是科舉制的前身。】任何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隋唐的科舉自然也有前例可循。
衛玠:石勒才是穿的吧?這掛開的有點大啊!
【哦,對了,黃瓜這個詞也是因為石勒才有的。】
西晉時,黃瓜還叫胡瓜,是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餚。石勒是少數民族,大概是曾經被各種歧視的稱為胡人,這話聽的太多了,所以他在上位後就下令全國說話寫文時一律不許出現“胡”字。在一次宴會上,“金樽甘露,玉盤黃瓜”就這樣應運而生。胡床、胡服等也都漸漸在那之後有了新名字,並在隋唐流行了起來。
【驍勇善戰、求賢納諫、依法行事、拼命三郎(因石勒而存在的詞)、厭惡貪贓枉法。】拓跋六修悉數了石勒的優點,【哪怕是他的婦人之仁、不願殺俘(漢人),其實對咱們來說都十分有利。當一國之君肯定不行,但是當左膀右臂足夠了。】拓跋六修其實在齊雲塔裡的時候,就已經在盤算著這個時代哪些人才可以為衛玠所用了。如今要是能攻略下石勒,自然是如虎添翼。
【石勒唯一的心結就是他當奴隸時被奴役的糟糕經歷。】華夏很早就已經從奴隸社會過度到了封建社會,但華夏周邊的少數民族“鄰居”們,卻還保持著最原始的遊牧奴隸制。
受到民族融合的衝擊,魏晉流行起了更方便的胡床和胡服,但與此同時在制度上的觀念,也不知怎麼的就開始了往回退,欣然接受了胡人大多都是奴隸的設定。在他們眼中,有著賣身契的良家子僕從才是人,奴隸並不算人。
高貴程度依次而下:世族、庶族、漢人僕從、胡人奴隸。
正是世家這種不把奴隸當人看的態度,加劇了民族矛盾,這才最終導致了五胡亂華,被迫南渡的世家自食了惡果。
有些世家一直不能明白,同樣是奴役,為什麼少數民族奴役沒事,偏偏他們奴役就出了事。
理由有很多,拓跋六修只大略給衛玠講了最重要的兩個:一,造反的大多都是胡人裡的貴族。你可以不把胡人中的奴隸當人,但你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不能連胡人中的貴族都不尊重,這些貴族可是手握重兵、性情彪悍的。但很多世家子弟根本分不清二者的區別,覺得所有的胡人都是奴隸。
在這點上,身為拓跋鮮卑首領長子的拓跋六修深有感觸。西晉末期,他曾多次率眾馳援西晉的官員,劉琨、王浚等等等,但這些大官卻總是鼻孔朝天,彷彿自己有多高貴。
說起來,王浚還是王濟的堂庶弟來著,出身太原王氏,卻比王濟還要討厭百倍,最後被石勒幹掉了。
拓跋六修默默在心裡不太厚道的道了一句,乾的漂亮。
二,世代為奴的生活,讓胡人奴隸在部落時習以為常,但是當他們被販賣到洛陽,見識到了世家圈的僕從是怎麼生活的之後,他們終於明白了他們之前的那種生活狀態是不對的,他們開始有了嚮往自由的思想和不甘。
這些胡人的想法沒什麼不對,是人就會渴望進步。在魏晉這樣的社會中出現奴隸,本身就是一種文明的倒退。
石勒就屬於第二種情況。
但石勒最難得的地方在於,即便如此了,在五胡亂華的時候,他也沒有特別作踐漢人,甚至很喜歡任用有才的漢人官員。他身邊最信重的軍師,十六國中的一流謀士張賓就是個漢人。
“如果能夠收服石勒,說不定還能買一送一的在未來得到張賓。”衛玠一下子沒忍住,high了起來。
如今的石勒還是個沒有覺醒自由之魂的少年奴隸,也就是說他還沒有對西晉、對世家絕望,還有什麼會比這更好的事情呢?
衛玠覺得他上輩子的糟糕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