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九章 道門祖庭,大明國士,子率以正,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虎山,為道門祖庭,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因此得名龍虎山。
歷朝歷代,朝廷對於龍虎山天師府一脈皆有封正。
龍虎山天師府這一代天師名叫張宇初,為龍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師,號無為子,別號耆山。
張宇初於洪武十年襲教,十六年召赴闕,建玉籙大醮於紫金山。建文時“坐不法,奪印誥”,朱棣登基時復位。
永樂六年十月,朱棣命張宇初天師尋訪真人張三丰,兩位真人相遇於武當山“遇真橋”,後敕建“遇真觀”。
車隊行至龍虎山北郊信江江畔停駐,關於龍虎山的具體資料便自陳堪的腦海之中浮現而出。
咂摸了一下嘴巴,看著眼前壁立千仞千峰環繞的龍虎山,陳堪忽然想到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如今道門的道首乃是傳說中的張真人,佛門的領袖是傳說中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但實際上,大明朝廷是有專司管轄宗教的部門的。
其中管理道門的衙門叫做道錄司,內設靈官。
管理佛門的衙門則是名為僧錄司,內設僧官。
而僧官也好,靈官也好,都是正兒八經的國家公務員,國家發工資那種。
張真人和道衍和尚,他們是名義上的道首與佛首,卻不是兩教真正的管理人。
陳堪為什麼會覺得此事有意思呢,因為龍虎山這一代天師,正是管轄天下道門的靈官。
也就是說,這一代天師,是朝廷的人。
朱棣算計道門與佛門一事,指不定背後就有著龍虎山的影子。
當然,這只是陳堪的猜測。
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恐怕只有朱棣自己清楚。
這些事情,陳堪懶得去細想。
對著正在和朱瞻壑搶奪帶孩子的權利的朱瞻基招招手,吩咐道:“你去應付一下龍虎山上那些道士,告訴他們,這一次咱家過來就是捐點香油錢,順便遊覽一下龍虎山的自然風光,沒有其他意思。”
陳堪的話音剛落,道路盡頭便走出一個小道士和一個大道士。
小的約莫十三四歲和,和朱瞻基差不多大,大的則是與陳堪年紀差不多,約莫二十六七歲的樣子。
看見陳堪的車隊,一大一小兩個道士不由得一愣,對視一眼之後,兩人忽然推搡起來。
“小師侄,到你表現的時候了。”
“師叔,師公都說了,這一次你才是接待使。”
兩人推搡了半天,最終小道士棋差一著,被大道士推得一個趔趄,正好推到了準備上前問話的朱瞻基面前。
兩個少年對視一眼,小道士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經的朝朱瞻基行了個道家的稽手禮。
“小道張本初,見過善信。”
朱瞻基臉皮一抽,搖頭道:“我們不是來找麻煩的。”
此言一出,小道士忽然臉色一垮,喃喃道:“小道知曉,但長者之命不可違啊。”
朱瞻基沉默了。
沉默片刻,忽然指了指自己身後的車隊,又指了指站在一旁隨時準備開溜的大道士。
問道:“天師真人怎麼想的,就讓你們兩個人來?”
朱瞻基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大道士便朝他行了個稽手禮。
而後忽然一臉悲憤道:“掌教師伯說,如果殿下和侯爺是來找麻煩的,他叫再多的人過來也攔不住,如果不是來找麻煩,有貧道攜師侄為殿下領路也足夠了。”
“天師真人,還真是......真是實誠啊。”
朱瞻基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們的行蹤不是秘密,行進的速度也很慢,所以龍虎山提前洞悉他們的宗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