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單一重複動作”和師帶徒,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我們hR經理有個理論,叫‘單一重複動作’,就是任何一項工作都可以分成若干種單一的重複動作,比如專門擰螺絲、專門看儀表。一個人掌握的單一重複動作更多,就是所謂‘效率高’,反之就是‘效率低’。技術的進步、教育的普及,實際上就是讓人有能力掌握更多的單一重複動作。”

部長們好一陣交頭接耳,鐵清池和金哲也互相討論,他倆雖然是搞技術出身,但生產上的事確實接觸不多。

金哲對這個說法有些質疑,這和他接觸過的工廠管理理論似乎不太一樣:“那你的意思是,假如每項工作需要的單一重複動作是一定的,而個人掌握的又不夠多時,只需要增加‘人’的數量就可以完成生產?”

湯航搖頭:“不是這意思啦!意思是每一個工位都必須拆分成多種儘可能單一的重複動作,每一個單一重複動作都建立‘學徒-雜工-副手-主手’或者類似的晉升制度,不同崗位間也可以對調,以讓人掌握儘可能多的單一重複動作。這樣就可以把複雜的操作變成若干簡單的操作,提高培訓效率。在剛開始會不顯山不漏水,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就可以大量培養熟練工!”

王辛豈吐了一口煙,又吸了回去:“手把手地教,對吧?”

湯航點頭:“對!就好比教導隊的每個班都分不同專業,老兵一帶一,只是工人培訓需要分更多的‘專業’而已。我們廠當年初建時攏共50個熟練工,其餘都是附近村裡的農民。我們用‘師帶徒’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先把學徒變成雜工,再把雜工變成副手,再把副手變成主手,然後主手和老師傅一起去教新的學徒。兩年不到,就有了1200個熟練工,實現了全產能生產。”

“兩年?1200人?!”這個效率,著實有點出乎人的預料。

鐵清池和金哲認真地在本子上寫著什麼。他們剛才畫大餅時,有意隱瞞了鋼鐵廠完全體所需要的人工——要實現年產10萬噸鋼,需要1000名工人!

湯航吹完牛,突然覺得萬一出什麼事,會不會讓自己背鍋,急忙往回找補:“不過現代工人都是小學生、初中生,而且現代裝置自動化程度高。在17世紀的話,速度恐怕要慢一些。像我們新兵訓練,真是被新兵們氣死!”

荊傑噗嗤肩膀一抖,顯然想起了自己的新兵歲月。

齊雙東笑起來:“這個‘師帶徒’我覺得不錯!古代講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也發揚一下傳統嘛!雖說中國古代科技毀就毀在‘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拜師要昭告天地,別說在古代,即便在現代也有相當的分量。對我們來講,和工人有了‘師徒名分’,有助於加強我們的合法性,不然我們永遠都是海賊。”

他的粉絲們附和:“齊老師說得對,我們也得給自己上點‘正統’的保護。”

湯航見狀,又興奮起來:“當年我們廠搞過拜師會,很隆重。如果想避免‘傳內不傳外’的話,可以考慮集體對集體拜師,而不是個人對個人,這樣剛好彰顯現代工農業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龐大的分工合作!最好能再找些古代名人的畫像,擺在現場作象徵,古人就吃這一口!”

又是一陣討論,大家都挺感興趣的樣子:“反正要過年了,正好熱鬧熱鬧嘛!”

最後,所有人都看向王辛豈,等著他拍板。

王辛豈夾著菸頭,慢悠悠地說:“不止工人,農民、農技員、醫護人員、治安協警等等,都可以採取用‘師帶徒’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單一重複動作’。這是個很好的思路,我支援!那各部門儘快把自己第一批學徒隊的人數確定好,報給辦公室。湯航,拜師會的事交給你負責,你和辦公室商量具體安排。”

“是!”湯航完全是軍人式的立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漢末篡江山

醉酒枕紅顏

北地為王

喜歡玫瑰樹的西紅柿

小商河

老酒裡的熊

武鍛大明

酸湯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