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政治建軍之血淚大控訴(一),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匯總成了《關於部隊政治教育方針及教育計劃大綱》的報告,對政治建軍的方針、原則、內容、步驟、方法、政策進行了概述。
軍委把這份報告討論了足足三回,最後一字不改提交執委會。
執委會一字不改地發回總政治部,批示:照章落實。
徐工的思路非常明確,政治建軍其實就是兩大方針、三大內容。
兩大方針——“人權保障”和“啟蒙教育”。
三大內容——“對封建軍隊的控訴”、“對封建王朝的控訴”和“大秦新軍隊政治教育”
所有這些都不同於鍵政辯經,沒有一句艱深繁冗的理論,全部都是“戰士本身及其家庭所曾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痛苦事實”,用這些生動的現實教材替代書齋秀才式的教條。
今天,全體本地戰士在大操場集合上大課。
徐工沒有站在主席臺上,而是不停地在戰士們中間遊走。胸麥把他的聲音傳到四周的大喇叭上,以確保每一個戰士都能聽得到。
“以前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是那些錦衣玉食的老爺們,從嘴邊省下一點殘渣,養活了我們的農民。而我們呢?把自己的不幸歸結於命苦、懶惰、祖墳風水不好、鬧鬼、天災、疾病……”
戰士們心裡嘀咕:難道不是嗎?
“二連六班有一個戰士,家裡曾經有一塊地,地契是地主家兒子寫的。這位少東家欺負他家裡無人識字,在地契上做了手腳,最後他們族裡就據地契剝奪了他家的地。大家是不是覺得要怨他們不認字?好,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不認字?”
戰士們互相看看,隱約覺得哪裡不對可是說不出來,誰家不是這樣?自古就是這樣啊?
徐工微笑,語速很慢:“今天我們大課的討論主題是‘你過去最寒心、最痛恨的事情是什麼?’,我希望大家主動登臺,暢所欲言。”
這就是動員群眾的工作原則——典型引路。
有了典型,才能打破普通戰士、普通農民心中對老爺、對欲做奴隸而不得的恐懼。
所有的戰士無一例外都是苦出身,在古代就是一條狗。在家受苦,活不下去了或者被抓了丁就當了兵,可是在封建王朝的軍隊裡也飽受欺凌,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因此,“你過去最寒心、最痛恨的事情”,會不由自主地從對具體事情的痛恨,上升到對整個封建王朝的痛恨。
“我先說!”熊仲禮第一個舉手。
其實他是提前安排好的“託”,可也確實有一肚子的委屈和憤恨想說。
熊仲禮接過麥克風,深呼吸了幾下,終於鼓起勇氣開了口:“我叫熊仲禮,峨蔓人,我們家有九口,靠曬鹽為生。那年官府突然要遷界,把我們村生生遷到了四十里外!可是那裡根本就沒有我們的土地!接著就起了大疫,我阿媽、阿爸……我……”
聲音已經嗚咽。
開局就是殺招!遷界禁海直接涉及三分之一的戰士,即使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只耳聞也能感受到當時移民的悽慘和絕望。
這一下子,許多戰士紛紛落淚。在這場浩劫中,誰沒有親人死去?誰有不想念故土、想念親人?
接著,第二個託也出現了,不用話筒就聲洪如鍾。
“我是炮兵教導隊的!以前家裡佃了兩畝地,那年春荒絕了收,我爹實在沒辦法,找了大戶借了一斗糧。就是這一斗糧,到了秋收要還一斗六!可是佃租六成,剩下那點兒根本還不起!我爹被逼無奈,就把我抵給了他家做苦力!他家根本就不把我當人!說打就打,說罵就罵!”
說著,戰士解開了衣袖,只見手臂、後背、胸膛上有許多細長的傷疤,那是驅趕牲口的鞭子留下的。
徐工看到很多戰士的眼中流露出了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