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河仙商站(一),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控制,從而失去對軍隊的控制權。那就先僱傭莫家人吧!對了,莫仕貞要的貨都運走了嗎?”

湯航報告:“昨天就運走啦!”

“好,都步入正軌啦!”王辛豈長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河仙商站的重點工程——兵工廠。

小兔子號運來了許多簡易機床,張凱和孫堅又問楊彥迪要來十幾個會木工、懂修械計程車兵,這就是河仙兵工廠的全部家當。

穿越前,考慮到古代遍地文盲,張凱專門淘換了一批人力操作的老式機床。可即便如此,這些小木匠也只能萌萌地戳在那裡乾瞪眼。

張凱和孫堅就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十分認真。在他們看來,這十幾個小木匠中間,將會誕生新時空的第一批產業工人。

兵工廠現在的主業就是刀劍開鋒,但是按照對楊彥迪“武裝他、控制他”的政策,以及為下一步開啟與鄭氏集團軍火貿易、截英國人標做準備,火槍的生產也同步展開。

按照穿越前定下的“共線生產+10mm”方案,張凱和孫堅查了大量資料,參考歷史上許多經典設計,搞出來這款qbq-71式步槍——qbq分別代表,“槍”、“步槍”、“前膛”,71自然就是1671年,簡稱“71式”。

71式採用經典的“火帽擊發”設計。“火帽”就是一個填充了雷汞的小銅盂,類似現代子彈的底火。在受到撞擊時,火帽內的雷汞爆炸,火焰透過傳火孔進入槍膛,引燃發射藥。

倒鬥團意圖透過這個小小的技術門檻,用管控火帽供應的方式來實現“武裝他、控制他”——沒有火帽,米尼槍就是根燒火棍。當然這個門檻並不高,古人完全有可能嘗試著手搓出來,前提是他們有足夠的耐心並且不怕挨炸。

在採用相同設計的前提下,71式分為外貿滑膛型和自用線膛型兩種,區別僅僅只是後者多了一道拉膛線。

步槍口徑10mm,重量4.1kg,總長1.25m,槍管長834mm,刺刀為45cm套筒式。外貿滑膛型發射球形彈,初速約240m\/s,有效射程約100m。自用型發射米尼彈,初速約370m\/s,有效射程約300m。

所謂米尼彈,是19世紀中葉一種經典子彈,以其發明人法國軍官米涅命名,儘管也有資料稱這其實是英國人的腦洞。

這是一種可膨脹子彈。它的尾部有一個空腔,其中塞有一塊軟木。在受到火藥燃氣衝擊時,軟木被擠入彈頭內部,造成彈頭膨脹,從而貼合內膛實現氣密。

相比同時代的其他子彈,米尼彈的缺點是加工需要特定模具。但也得益於此,它可以大批次統一規格鑄造。加之本身存在形變,對公差的要求也更低——遊隙大?能大過1.8mm的膨脹量嗎?槍管也才十幾個毫米粗而已,四捨五入等於沒公差。

而且由於米尼彈質地較軟,所以配合的是淺圓膛線。這種膛線可以有效減少掛鉛和火藥殘渣存留,清理十分方便——這簡直不要更友好!

沒幾天,兵工廠就拿出了第一批外貿滑膛型71式,都是張凱和孫堅親自手搓的。

穿越前,他們就訂購了一千根無縫鋼管、六千個火帽和一批鉛料,還生產了幾百套半成品護木和彈簧片、擊錘杆等零件,因此生產非常快。加工好槍機元件,加固槍托和護木,再把鉛料融成子彈即可。

秦帷端起一支71式翻來覆去細細打量,哭笑不得:“我打了十年的95,沒想到有一天還能玩這種古董。”

“我就喜歡古董槍!”作為穿越小說迷,湯航對各類“穿越神器”垂涎三尺,抱起一支愛不釋手,“這支送我可以嗎?”

“沒問題,一人一支,當做紀念!可千萬別帶回國,只能在這邊玩!”張凱說著,丟給王辛豈一支外貿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