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華北野戰兵團,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喲呵?穿越竟然是真的!
一場跨時空的冒險,讓蝴蝶的翅膀抖了一抖,歷史隨之風雲變幻!
面對波瀾壯闊的山河,穿越眾們該如何開創自己的盛世?
(本書採用跑團群創模式,主要人物均由其本人指導或執筆,旨在透過主角和他朋友們的視角,儘量完整、真實地展現穿越生活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希望讀者朋友們喜歡!書中歷史背景基於真實史料進行了演繹,請讀者大佬們多多指點。提前脫毒:本書並非地圖填色,主角也不是天生什麼都會、什麼都懂、聰明睿智的天龍人。碼字不易,感謝某些讀者高抬貴手。)
==========
這個夏天,熱得簡直見了鬼!
氣浪貼著大地滾動,幾乎要烤乾每一條河流。
烈烈驕陽下,大秦人民國防軍華北野戰兵團近衛第一軍,正在向前線開進。
數萬大軍擠開渾濁的灼浪,捲起滿天的煙塵,殺氣騰騰,不可阻擋。
步兵分成多路縱隊、拉開距離勻速前進,從平原盡頭的山巒下一路蜿蜒而來。抵達渡口後,臨近幾路自動彙整合一路,透過浮橋又自行散開,恢復成原本的樣子。
汽車拖曳著沉重的大炮,鳴著喇叭在步兵縱隊中間穿行,迎面駛上一座大浮橋。浮橋對面,兵團直屬的快速叢集正在加速,給後續渡河部隊騰出位置,輕型坦克轟鳴著噴出一團團黑煙,轉瞬就被騎兵縱隊掀起的風吹散。
河對岸一處小山包被開闢成了指揮所。
山腳下,幾輛小汽車在路邊一字兒排開,等待補給車隊運來油料。馬兒們也都在低頭吃草,給自己補充能量。
山頂,一群軍官登高望遠。他們背後,通訊營架起電臺,電磁波往來穿梭,溝通每一個師、每一個團。
中將望著數萬大軍擁擠在一起渡河的景象,眉頭擰成一坨大疙瘩,胸中壓著怒火:“三天的時間!三天裡你們就不知道多架幾座浮橋?!”
參謀們哪敢搭話?個個滿腦門子冷汗。
中將並沒有再說更狠的話,而是舉起望遠鏡觀察渡口的情況:“太慢了,速度太慢了!前面是哪支部隊?動作磨磨蹭蹭!”
“報告,是湯航的第一師。”
中將勃然:“荒唐!堂堂主力師,過個河都這麼慢慢吞吞?告訴湯航,加快行軍速度!中原兵團的第四軍,昨天已經擊潰駐守邯鄲的清軍,不想放跑了康熙就給我跑起來!”
“是!”
電磁波立刻飛撲向最前方的第一師。
大秦共和國,一個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國家,一個被時空冒險者建立的國度,在厲兵秣馬十餘年後,終於對清王朝發起了最後的、決定性的進攻!
康熙皇帝御駕親征,然而八旗再驍勇,也如三百年後一樣,根本不是步槍和大炮的對手,幾乎是一觸即潰。
秦軍各部展開賽跑,爭著衝向北京城。
大秦軍事委員會的戰略意圖很簡單,就是用華北、中原兩大野戰兵團打出一個鉗形攻勢,在華北平原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從而一舉全殲清軍最後的精銳。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海軍步兵已經襲佔山海關至錦州一線,威懾東蒙諸部,切斷了清軍向關外的退路。
剩下的,就看陸軍兩大野戰兵團的鐵鉗能否按時合攏!
然而這事談何容易?
多戰略方向、幾十萬人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對大秦人民國防軍來講尚屬首次,其複雜和困難程度超乎想象。
兩大野戰兵團從出發伊始就狀況不斷,補給不及、擁擠、爭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這些都嚴重遲滯了部隊的前進,儘管一天三十公里的速度已經不算慢。
可是所有人都等不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