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月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節,叩仙門,嵐月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完,去寫新文啦!

☆、晉江vip

“魯王一系本來差點就繼承大統了。”

謝子澄說這話的時候, 夏小喬正與他們父子三人一同坐在家中前院偏廳內。之前他們下了山坡, 各自上馬回鎮上,說話不太方便, 就暫停了話頭,一直等到回到家,才繼續說魯王的事。

“當今一脈本是梁王后裔, 當年衝帝早殤, 身後無子,朝中推舉嗣皇帝時,以推舉魯王和梁王兩系者最多。但梁王與衝帝是親兄弟, 魯王一脈傳了幾輩,與皇室正統已經遠得很了,所以最後衝帝皇后做主,選了梁王第二子為嗣子繼位, 就是當今和那昏君廢帝的父皇桓帝。魯王一系因此大不服氣。”

夏小喬雖然從小讀書,但本朝之事,她父親也還是不敢多談的, 而且皇位更迭跟老百姓沒什麼關係,反正都是姓侯的, 誰當皇帝又有什麼分別?所以她對這段故事一無所知。

謝子澄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繼續講古:“桓帝在位十七年,雖然無功、倒也無過, 魯王那邊再不服氣,也說不出什麼來,乾脆一心好好治理封地。魯地本來就豐饒, 又有兩代魯王勵精圖治,自是富庶強盛遠邁他處。早年我也曾去過魯地做生意,魯人多豪爽仁義,跟他們打交道特別暢快。”

他說著瞥了一眼臉上有不贊同之色的兒子:“單憑亂世中能保封地百姓豐衣足食,魯王還不算有功,什麼才叫有功?”

見謝榮民不敢爭辯,謝子澄才繼續跟夏小喬剖析魯王府作為,“有之前那樁公案在,到廢帝繼位後,任用奸佞、胡作非為,將國事搞得一團糟,魯王就心安理得看起了笑話。廢帝在位十二年,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朝中小人當道、政令不行,地方更是烏煙瘴氣,只知魚肉百姓,終於因八年前一場大旱爆發了民亂。”

其實那年旱災嚴峻,不只中原之地遭災、顆粒無收,就是魯地也一樣旱得土地乾涸、秧苗枯死。但魯王見機極快,一看旱情不緩解,立刻安排屬官想辦法引水灌溉,拯救了許多良田,同時在合適的時候開倉放糧,幾個受災嚴重的地方,還設了粥廠賑濟。

兩相對比,朝廷的應對遲緩、麻木不仁,簡直活該被暴民推翻。

估計魯王也是這個心情,所以後來劉起俊一路攻城掠地,他都按兵不動,只守住魯地邊界,對朝廷要求出兵勤王的旨意置之不理。

“以我之見,當時魯王不應詔勤王,其實是明智之舉。那時連朝廷都不知叛軍實力如何,且那時叛軍勢如破竹,正如潮頭兇猛,魯王避其鋒銳、守住城池並沒有錯。”

謝榮民終於忍不住了:“便是如此,後來收復東京之時,本是前後夾擊的良機,他為何還不奉詔?”

謝子澄理所當然回道:“因為他有私心啊。他出兵夾擊,劉起俊必做困獸之鬥,狗急跳牆之時,咬魯王一口,就算最後真的獲勝,魯王損兵折將不說,能有什麼好處?朝廷可能讓他帶兵過東京向西麼?魯地已是最大封國,朝廷還可能給他增加封地嗎?朝廷連封賞的金銀都拿不出來,除了那個位子,你想想還有什麼能打動魯王?”

謝榮民一臉正氣道:“為人臣子,只顧自己利益已是不忠不義!他還肖想大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人,還配談什麼功勞?”

“咦?你做了幾年官,果然口氣都不同了。”謝子澄對著義憤填膺的兒子嘖嘖稱奇,“你十四五歲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還說昏君無道,官府不仁,仁人志士皆可行大義呢!”

一直聽著不吭聲的謝榮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謝榮民不悅的瞪了弟弟一眼,回道:“邦有道則仕。如今上有明君聖主,中有賢臣勇將,正是當戮力同心、重整山河、恢復民生之時,魯王卻還態度曖昧、搖擺不定,其心可誅。”

夏小喬聽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柴師妹修仙日常

草木林

城市大腦穿越古代

渝躍鳶飛

末世:愛撿破破爛的萌崽她重生了

藥神谷的孫周

穿越荒島逃生

嵐月夜

清穿之四爺家的紈絝嫡次子

癢癢鼠

限時沉迷

時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