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頁,古代種田奮鬥史,方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以即便對於考中進士之後無甚幫助,文謹族兄還是覺得結這門親事好,同知大人考中進士年紀不到三十,是個底子深厚的,如今正好能幫到自己兒子,對於女婿,想必同知大人會盡心的。
「那倒挺好的,只是不知咱們還有沒有這個機會。」朝廷正五品的官員,定然有自己的傲氣,這會就算同知大人的女兒還未定親,只怕也不會考慮自家這個當初婉拒的人家。
「族兄說未定親事,若是咱們有意,可以請他代為傳話,若是同知大人不想結親,直接會透露意思,只是媳婦你不介意同知大人後院的事了?」他之前覺得媳婦好似有些在意的。
「原本也沒怎麼介意,只是打聽不到同知大人他那小女兒的訊息,我心裡沒底,這才先不談。」畢竟是高門,又只是遞個話,她也不好提見面相看。
接著又解釋道:「是前些時日,我去金山寺上香,見到了同知夫人帶著女兒來求籤,聽說是同知夫人帶著小女兒來,我便多注意了些,那姑娘看著文文靜靜、大大方方,並不怯懦,與她娘說話也是有主意,看面相也不是惡人。」
相由心生,楊稔相信面相好的人,不會太狠毒,何況她並不打算給兒媳添堵,要給兒子納妾,那不是自己能幹出的事,那麼也就不必擔心兒媳會害了妾室肚子裡的孩子。
小景是長子,長子媳婦還是要強勢一些的,畢竟日後要管家,只要拎得清,不是膽小怕事的,楊稔就覺得算好的。
「那我明日就去與文謹族兄說,讓他幫忙問問同知大人的意思,若是不成,咱們就得趕緊為小景議親了,可拖不得。」小景從十六歲拖到如今二十一歲,這可真不能再拖,否則老二都要到成親的年紀了。
「要與小景說麼?他自個都這樣大了,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說的是十六七歲的少年,小景如今到底大了。」楊稔有些拿不準。
「說吧,他也確實大了,當初不想早成親的是他,咱們依了他,如今議親就也告訴他吧。」總得兒子也滿意,他自己當初就是看了媳婦,才同意他娘給定親的,到了兒子這,他當然也不會不顧及兒子的意願。
得知爹孃詢問自己對於親事的想法,小景只道:「一切全憑爹孃的意思。」
對於自己今年要議親小景接受良好,當初說好中舉就議親,若非他還要參加會試,只怕如今早就成親了,至於同知大人的女兒,他見過幾次同知大人,也聽說過同知大人的一些事跡,有些敬意,同知大人的女兒,想必不會差。
何況爹孃都是聰明的人,他相信爹孃會給他找一個賢內助。
兒子沒有反對的意思,第二日陳如松就去與陳通判說了自家的意思,然後夫妻倆就在等待訊息。
三日後,陳通判就回話,說同知大人還是看中小景,既然兩家都有意向,就相看一番。
楊稔感嘆道:「看來同知大人還是很有氣量的。」
「小景去京城參加會試,並不是咱們不願意議親,同知大人不會介意的,科舉這是正事,又不是看不上找個理由婉拒。」陳如松之前也不敢保證同知大人會不會惱怒,如今答應議親,那就是不會介意。
這個相看,要是沒有意外,之後兩家就要正式定親了,夫妻倆很鄭重,穿的衣裳都是最體面的一套,也給小景挑了一套好衣裳。
年輕時,楊稔在村子裡算是一枝花,陳如松也是個眉清目秀的小夥子,兩人的孩子小景自然也不會差,高挑俊秀,看著就一表人才,眉目間又有著十幾歲少年沒有的沉穩,這讓原本覺得陳家家世太差的同知夫人改了觀。
原以為就是個弱不禁風的文人,或許臉白些,有些斯文的樣子,但父母都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就算中舉的年紀不大,也不值當高看,沒想到這氣度還不凡。
這嫁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