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章 趕赴洪澤湖,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不得光哪有光明正大的當鹽業皇商好?
話說李佑接到了緊急詔書,帶著手下官軍撤退後,金員外便滿腹心事的從兩淮鹽運司衙署回到家中。他越想味道越不對,感覺自己又被女婿坑了似的。
鹽運司衙署裡,丁運使和高運同仍在繼續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情。只見那丁運使輕描淡寫問了幾個問題,高運同便汗流滿面了。
“李佑有足夠強勁的後臺嗎?”
“有。”
“李佑對鹽運司友善嗎?”
“不佳。”
“李佑與鹽運司過去是否無冤無仇?”
“並無恩怨。”
“那麼李佑對鹽運司的不友好態度來源於哪裡?”
“只能源自他後臺的立場。”
“女婿和親家那個更親近?”
“女婿。”
“李佑以及他身後之人值得金百萬投靠嗎?”
“值得。”
“金百萬會不會動了投靠他們的心思?”
“難說。”
“現在金百萬還值得你信任嗎?”
“應該沒有問題…也難說。”
“牽涉出家產糾紛,以及莫名其妙的下毒事件,金百萬還會十足信任你嗎?”
“不能確定。”
“如果金百萬對你起了疑心,那麼你還敢繼續對他保持信任嗎?”
“不敢。”
“如果金百萬感到你不信任他,他會不會更加有隔閡?”
“會。”
“很好,李佑今天來我運司耀武揚威的目的就達到了!”丁運使咬牙切齒道,“如果彼此猜疑,每年合夥獲利五六十萬兩的生意如何做得下去?放在從前,金百萬別無選擇,但現在他有了個好女婿!”
不等高運同有所表示,丁運使又斷定道:“見微而知著,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風起於青萍之末!觀李佑便知,風雨欲來啊。”
李佑回到縣衙,接了詔書。雖然略微感激突然而來的急詔將他從運司衙門前的進退兩難處境拖了出來,但仍不住腹誹幾句。
黃淮汛情緊急的確是很嚴重的大事,但整個江北府州縣無數官員,為何將他這最繁重的江都縣調遣過去抗洪!這莫非就是名人的代價?
這一去,估計要一個半月才能迴轉啊。
詔書命他即刻啟程,李大人其實沒有太多時間感慨,匆匆了結家事,重點安撫了金姨娘。
又到前衙,將縣丞、主簿和四個師爺都聚齊了交待事務。
李佑將大印交付了最具有衙門斗爭經驗的莊師爺,並安排道:“凡縣中事,由郭縣丞代為畫押,莊師爺負責用印,望二位戮力齊心,不負本官所託!”
詔書只是令李佑聽巡撫衙門差遣,而附屬的巡撫衙門行文則命李佑直接趕赴泗州,負責洪澤湖南部的河務。
同時還有一封李佑期待已久的回批,上頭同意了李大人以營兵代替緝私巡役的方案。不過李佑沒有時間親自安排了,只得將此事交與了吳先函把總,按照預定方案進行佈置。還調遣了一哨兵力,輪番以追捕逃犯名義在鹽運司衙署幾個門外巡邏以為威懾。
另外李大人從營中挑揀了一隊體力壯、水姓好計程車卒作為臨時親兵,一同趕赴北邊洪澤湖。
其實對於朝廷差遣李佑協理巡查河務,鳳陽巡撫很是不滿意,年輕人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啊。汛期緊急,黃淮水情又是極其複雜,防洪救災豈是兒戲?
但沒奈何,巡撫大人只好將李佑分配到了整個黃淮水域中危險度最低、最不重要的洪澤湖南線。
眾所周知,黃淮地帶汛情最緊要之處是淮河、洪澤湖入黃河的清江口一帶,其次為黃河奪淮上下游沿岸,以及距離運河和淮安府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