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市的柳生雪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長安紙賤,世家密謀,大唐:說好做鹹魚,你搞現代化,海港市的柳生雪姬,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孫思邈和李恪打了個招呼,要暫時離開,回去搬家也把自己的弟子帶過來,李恪送給孫思邈一部手機,

孫思邈雖然已經70多,但是接受能力真的強,半天不到就學會了手機的各種使用方式,李恪本打算用飛船送他一程,但是聽說召集弟子和收拾東西都需要比較多的時間,而且目前還沒準備醫學院,就只能讓他自行離去了。

為了安頓孫思邈,也為了能讓醫學院能向更多百姓開放,李恪在外城選了一棟本打算用來做商場的4層樓。

安排工程機器人將1、2樓修建成門診和住院部,3樓整體作為教室,4樓則作為宿舍和食堂。

工程機器人修建的同時,工部傳來了好訊息,最佳化造紙術的第一個發酵坑經過3個月的時間,已經發酵完畢,開始造紙了。

收到訊息的李恪,趕到造紙廠之後,李二已經帶著大臣們在這裡等候許久了,紙漿都已經打好並且已經完成了抄紙的流程,只待乾透就可以裁切了。

接近10點,第一張紙已經完全乾透,工人小心翼翼的將紙張取下,裁切成了A4紙的大小後,雙手捧著這潔白的紙張,獻寶一樣的送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接過紙張,平鋪在桌面上,用飛白體寫下了“貞觀紙”三個字,寫完後放下筆,用手輕撫著紙張,連勝讚歎到“好!好!好!此紙手感極佳,字跡清晰,實乃上品!”

叫過來工人問道:“這貞觀紙,造價幾何?”

工人連忙回答:“啟稟陛下,這貞觀紙採用生長速度極快的竹子作為主材料,加以發酵後便可製成,造價極低。”

李世民面帶喜色又問道:“那產量呢?”

“回陛下,目前只開啟了一個發酵池,看現在的速度,每天可以生產兩千張左右,後面其他的發酵坑都開啟之後,產量還會提高。”

李世民開懷大笑,作為帝王他懂讀書人的重要性,有了這取之不盡的紙張,還有那傳授仙界知識的學校,大唐的騰飛近在眼前。

貞觀紙量產的訊息,一天的時間,就在長安城中傳開了,第二天一早,李恪接到工部的電話,是不是可以對外出售部分紙張,因為昨天傳開之後,造紙廠外來了很多的讀書人求紙,圍在紙廠外不肯走。

李恪思索了一下道:“如果這樣,那就拿出3成對外出售,定價就一文錢一張吧,其餘7成都要按照我提供給你們的資料印刷成書,9月學校正式分班開課的時候,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書可以讀。”

得到了李恪的許可,很快一個臨時的攤位就出現在了造紙廠的門前,採用了限購的方式對外出售紙張。

這些讀書人買到這麼便宜而且質量這麼高的紙張後,連連表示感謝蜀王殿下,甚至有人提議要給李恪塑金身回家供起來日夜上香。

隨著紙張的大賣,工部在短時間之內,就為大唐創造了可觀的收入,可是這些收入,卻已經動搖了世家的根基。

雖然李恪仙人弟子的身份一直讓世家有所忌憚,但是在利益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古往今來的傳說故事之中,也不乏因為利益弒神的事蹟,所以今天早朝之後,長安城內各大世家的家主及管事人都齊聚一堂。

“這李恪成為仙人弟子後,首先是鹽鐵,繼而是糧食,而如今又是紙張和書籍,讓他這樣鬧下去,我們世家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沒落了。”王家主首先說道。

“可是這李恪的手段神鬼莫測,他的製鹽之法,已經完全動搖了我盧家的根基,從他獻出製鹽之法到現在短短一年的時間,我盧家的收入低了十倍不止,這李恪不按規矩辦事,朝廷與民爭利,可是當今聖上對他又非常的信任,各位家主有什麼好的想法?”盧家主隨後也跟著說道。

聽到他們的話,其他各家的家主也開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