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節,黃河鎮妖司,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後,在山體中央修建了一座宮殿,這便是周武王墓的地宮。
這座地宮應該是仿造復刻周朝的宮殿,帶著特色分明的西周建築風格,方方正正的地磚,方方正正的石柱,方方正正的橫樑,古樸中又帶著威嚴恢弘的氣勢。
宮殿兩邊立著很多石人,跟我們在湖底看見的石人一樣,全都是西周武士的裝扮。他們整齊的排成兩列,有種百官上朝的感覺。
在宮殿的牆壁上,石柱上,有很多鑿空的“小櫥窗”,櫥窗裡面放著一盞盞造型奇特的青銅燈,那便是老爺子所說的“長明燈”。
長明燈裡面也不知道泡著什麼油膏,此時此刻,全部靜靜燃燒著,把這座地宮映照得亮堂堂的,如同白晝。
有那麼一個瞬間,我以為自己穿越回了周朝,站在周朝的宮殿裡面,等待武王上朝。
但是,宮殿中央並沒有放置武王的寶座,而是放著一口四足方鼎。
毫無疑問,那口四足方鼎也是青銅鑄造的,約莫一人高,鼎身刻滿銘文,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第96章 九州鼎
這口青銅方鼎放在地宮裡面,非常顯眼。
在我們的認知中,地宮裡面應該放著棺槨才對,但令我們感到奇怪的是,目光所及之處,根本沒有搜尋到棺槨的影子。
不可能呀,這裡是周武王的陵墓,怎麼會沒有裝殮周武王屍骨的棺材呢?
難道這裡僅僅是一座地宮?
一座連棺材都沒有的空殼子地宮,是修來好看的嗎?
肯定不是!
地宮裡有什麼秘密,是我們還沒有參破的?
就在我們困惑不解的時候,我看見老爺子一臉振奮的朝著那口青銅方鼎走了過去。
老爺子繞著青銅方鼎走了一圈,一邊摸一邊發出驚奇的讚歎。
我走過去,問老爺子:“爺,這口方鼎有什麼不對勁嗎?”
老爺子神色激動地說:“你知道這口青銅方鼎是什麼來頭嗎?”
我看了看這口青銅方鼎,造型古樸典雅,散發著一種無形的王者之氣。
鼎身表面密密麻麻刻滿銘文,還夾雜著一些花鳥蟲魚的圖案,顯得非常神秘。
最為奇怪的是,在這口青銅方鼎的正上方,竟然凌空懸浮著一團鬼火狀的“幽火”,散發著幽幽冰藍色,把青銅方鼎映照得更加玄奇。
張夢瑤他們也圍攏上來,滿臉好奇的看著這口青銅方鼎。
老爺子拍著青銅方鼎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口方鼎,便是傳說中的‘九州鼎’!”
“九州鼎?!”我微微一怔,訝然道:“爺,你說,這口鼎,是華夏傳說中的……九州鼎?!”
老爺子頷首道:“確切地說,是九口大鼎裡面的其中一口!”
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九口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價值連城。
遺憾的是,九州鼎只在史書上出現過,從未有人見過九州鼎真容,後世雖有帝王鑄造過九州鼎,但也只是“贗品”,絕不是這第一批九州鼎。
千百年來,江湖中一直都有人尋找九州鼎下落,但是九州鼎散落華夏大地,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杳無蹤影。
沒想到,今日在周武王墓裡,竟然能見到一口貨真價實的九州鼎,實在是出乎意料。
蔣全摸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