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節,黃河鎮妖司,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800年的周朝。
浮雕上面,有周武王誓師的內容,還有周武王乘坐戰車,親自指揮戰鬥的內容,最後還有商紂王在鹿臺焚身的內容,我們看得十分過癮,就像在看一部史詩級的歷史大片。
“這個跟周武王同乘一輛戰車的老頭是誰?”張夢瑤指著浮雕畫上的一個老頭問,她說她在好幾幅壁畫上面,都看見這個老頭的身影,能夠跟周武王平起平坐的人,肯定是個大人物。
老爺子眯起眼睛:“你所說的‘老頭’,應該是姜尚!”
“姜尚?!”張夢瑤搖搖頭:“不認識,我只認識姜昆,他的相聲挺好看的!”
老爺子笑了笑:“沒聽說過‘姜尚’這個名字不要緊,你該聽說過‘姜子牙’吧?”
姜子牙這個大名,可謂是家喻戶曉,張夢瑤立即說道:“你說《封神演義》裡面的姜子牙?”
老爺子點點頭:“《封神演義》把姜子牙給神化了,不過姜子牙也確實是一個神人。半生寒微,72歲垂釣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後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尊為‘師尚父’,成為周國的軍事統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封為齊侯,定都於營丘;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
成為商末周初的軍事家、政治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被民間稱為‘姜太公’,被尊為‘百家宗師’!”
“嗨,老爺子,你早說他是姜子牙嘛,關於姜子牙的故事我還是知道一些的!”張夢瑤身為大小姐,面子思想很重,害怕我們笑話她,嘴上從來不服輸。
這時候,正好看見一幅浮雕畫,畫中內容是一個老頭戴著斗笠,舉著魚鉤在河邊垂釣,但是魚鉤卻沒有伸入水裡,而是懸在半空中。
老爺子指著浮雕畫說道:“喏,看見這幅浮雕了嗎?這便是流傳甚廣的‘姜太公釣魚’!”
老爺子順帶給我們講了下去:“姜子牙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說是漂泊不定、困頓不堪,但是他卻滿腹經綸、壯志凌雲,深信自己能幹一番事業。聽說西伯姬昌尊賢納士、廣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來到西歧後,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薦,而是來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住了下來。
此後,他每日垂釣於渭水之上,等待聖明君主的到來。
姜尚的釣法奇特,短幹長線,線系直鉤,不用誘餌之食,釣杆也不垂到水裡,離水面有三尺高,並且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姜尚釣魚,願者上鉤。’
一個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掛魚餌的直魚鉤,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別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
姜子牙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寧願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鉤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
姬昌興周伐紂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子牙很有才幹,他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著聘禮,親自前往磻溪應聘,並封姜子牙為相。
而後姜子牙輔佐文王,興邦立國,幫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便源於此!”
我們一邊說,一邊走,不知不覺穿過了長長墓道,進入到了主墓室。
跟我之前腦子裡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樣,周武王的陵墓並沒有太過神秘,其實就是一座宮殿,只不過埋藏在地下而已。
工匠們掏空山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