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穀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頁,攝政王深得朕心,九月穀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下一次授課前,小沈玥便投桃報李,墊著腳捧給他一套名貴的端硯。

季賢神情慘澹,抿緊雙唇,艱難道:「得為陛下講學……此,臣畢生之幸。」

「少師方才說的不是。」

沈玥自嘲地笑了笑:「朕並非是隱忍不發,朕只是一直在勸說自己,這或許只是個巧合,又或者是為扶朕親政不得已而為之。少師一心為朕,斷然不會對朕使如此陰狠之計。

時至今日,朕仍舊想給少師最後一次機會,若你今日能夠參透這一局,不再插手,朕便不揭你的底,尋個由頭貶你去守皇陵。

說到底還是朕過於天真了,從秋獮生變,到流民之亂,再到此次春闈,少師一步一殺招,須臾不曾顧忌過與朕的師生情誼。」

沈玥索性撩起衣服,坐在了堂前冰冷的矮階上。

二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匯,徒生感慨。

「自古以來,唯有能臣方行大奸大惡之舉,少師應是我朝難得之賢臣,何至於此。」

沈玥幼時驚艷於那副在瓊華宴上名滿天下的《山河社稷圖》,長三丈六的巨製宏圖,水榭亭臺、煙波浩渺,堪稱鬼斧神工之作,因此而醉心筆墨丹青,多番波折方請季賢入宮,親授筆墨技法。

彼時的季賢年少成名,春風得意,一腔熱血,不拘禮法,帶他臨山水、摹簷宇,於筆墨間觀山河雄偉壯闊,自丹青中攬眾星孤月氣魄。

季賢的授課是一干先生裡,除卻蕭亦然外,沈玥最熱衷的課業。

出於對師長的崇敬之心,他也曾拜讀過季賢入會試辨對的文章。

與一干學子洋洋灑灑,唯恐不足以展露畢生才學志向的長篇大論不同,季賢呈文簡練,僅短短百字而已。

[餘年少家貧,無屋蔽身,嚴冬酷暑,時難入眠,傾盡家產,唯黃牛一條,推磨拉車,鞠躬盡瘁,本應贍養終老,為籌銀錢入京趕考,母不得已牽牛入市。

屠刀起、牛首落,血噴湧、眼殘淚,歷歷在目,常伴行途,從不敢忘。

餘行千里,方見高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季賢,兩榜魁首,才名冠絕九州,作天子帝師,受天下學子崇敬。

先帝親賜字「思齊」——見賢如此,當思齊。

十年後,沈玥望著他拖著鐐鎖、鋃鐺入獄的背影,看到了這篇驚絕之文的結局。

[餘唯恐成刀下老牛,沉淪泥沼,終至萬劫不復。]

作者有話要說:

第73章 見春山

傍晚時分,春雨濺落。

淅淅瀝瀝的雨點,並未澆透一眾學子的胸腔熱血,眾人聽過《清田策》後紛紛聚起,自告奮勇地匯聚一道暢談國策,甘做筆墨先鋒,要在這一場亙古通今的清田變革中酣暢淋漓地戰一場。

學子們成群地紛紛各自而去,貢院前的人群漸漸散了,李元仁雖政績稀鬆,但極擅揣測上意,知道皇帝多半是與那位素來耿直的季賢生了什麼齟齬,心情欠佳,因此遣散了貢院內的一干人等。

沈玥沉默地坐在廊下的石階上,看著貢院裡的老桃樹,高祖弘文帝手植,並親自提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後兩百餘年,這棵老桃樹就在此觀天下學子往來。

而今,它也默默見證著今日這一場燎原星火,必將在極短的時間內,以最迅疾的態勢,橫掃大雍九州。

初春的天氣還有些寒涼,雨點漸漸凍成雪粒,打在身上冰寒入骨,沈玥恍然不覺地坐著,將頭埋進膝間。

一柄素色油紙傘,從廊下的雨幕裡伸進來。

蕭亦然託著一個油紙包,撐著傘,站在他面前,發頂箍著那枚金玉珠冠,在陰沉的日光下熠熠生輝。

沈玥避過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帝養成系統

梟藥

攝政王深得朕心

九月穀雨

地球人的蟲族日常

傾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