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心,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有這樣才能透顯涵具靈昭明覺之知的本心,並上達天理,最終實現人的氣質之性與天理的天地之性的統一。

解縉此時只道:“謬矣!”

“孟子所謂‘動心忍性、強恕而行’,講的都是盡心,心之在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如此種種,如孺子入井而有惻隱之心,不盡則石火電光,盡之則滿腔惻隱,無非性體也,人與天雖有形色之隔,而氣未嘗不相通,知性知天,同一理也,何必捨近求遠?”….

解縉的意思是,朱熹等宋儒認為“性\/理”是獨立實體,所以才有“必以知性先於盡心”的盡心論說法,繼而以窮理為入手工夫,而其所窮所知之理乃天地萬物之理,反失卻人心惻隱羞惡等條理,不說南轅北轍,也可以說是捨近求遠。

汪與立這時候反駁道:“是以聖人設教,使人默識此心之靈,而存之於端莊靜一之中,以為窮理之本;使人知有眾理之妙,而窮之於學問思辨之際,以致盡心之功。鉅細相涵,動靜交養,初未嘗有內外精粗之擇,及其真積力久,而豁然貫通焉,則亦有以知其渾然一致,而果無內外精粗之可言矣。”

汪與立的說法,就是典型的理學的“交融貫通之境”,也就是宋儒們總結出的境界法門,是知覺之心體在窮理、致知之後“心理合一”的證成。

此時此刻,反方辯手們已經不指望贏了,只指望輸的不要這麼難看。

而眼見楊士奇用的“盡心論”這招似乎有點效果,反方辯手們也是跟著一擁而上。

高遜志亦是開口道:“專務於內,從心求理,則物不盡;專務於外,從物窮理,則心不盡。物不盡,心不盡,皆是理不盡,故而必心物內外交融,達至於心理合一之境界。”

楊敬誠亦是打起精神來說道:“必其表裡精粗無所不盡,而又益推其類以通之,至於一日脫然而貫通焉,則於天下之物,皆有以究其義理精微之所極,而君子之聰睿,亦皆有以極其心之本體而無不盡矣。”

融會貫通之境,這個說法被反覆提及,實際上就是宋儒認為當為學致知進至脫然貫通境界,知覺之心知與物之理則一體契合,故本心所具之靈昭明覺之知,不僅能夠究極天下之物的精微義理,也能夠究極此心體之量。

有點類似於“大自在”、“大圓滿”的意思。

胡儼亦是勉力說道:“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篤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屬也。是以平居靜處,虛明洞達,固無毫髮疑慮存於胸中.至於事至物來,則雖舉天下之物,或素所未嘗接於耳目思慮之間者,亦無不判然迎刃而解,仁義禮智信,種種天理,皆由此而證。”

張宇初這時候也開口了,既然涉及到心性,那正是他最近研究的心學所在,他更有發言權一些。

“孟子言良心,何不指其降衷之體言之?而形容平旦之氣,似落於跡象,不知此即流行之命也。知此即為知命,猶之太虛何處不是生意?然不落土,則生機散漫,無所收拾。”

這就是繞開宋儒,迴歸到孟子這裡,強調在先秦儒學的哲學體系中,“良心”和“平旦之氣”比“性”更為根本。

順著這個思路,姚廣孝亦是說道:“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此語即喜怒哀樂未發之體,未嘗不與聖人同,卻是靠他不得,蓋未經鍛鍊,一逢事物,便霍然而散,不妨說‘工夫所至,即為本體’,盡心而得本體,有違先儒之論。”….

破題的思路,基本都是一致的。

既然反方辯手始終強調盡心而得本體的宋儒觀點,那就去先秦儒家的理論上找依據。

反正理論體系上,肯定是古代聖人的觀點,更加有權威性。

而在宋儒這裡,是強調有心體或性體之類的一先天本體,然後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春華秋實

唐僧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