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四章,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63章
一袋元寶正德皇帝最後還是賞給了王資,王資也將這些金銀元寶再一次投入到了自己的宏大計劃中。
李東陽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後,久坐在書房之中,思索著王資所說的新稅法的未來。
李東陽在書房之中對比著老舊的人頭稅與王資提出的新稅法,發現王資提出的新稅法並不是全方位都優越於人頭稅。
例如洪武朝時期,大明的子民剛剛經歷過了暴元的苛政,導致人丁稀疏,
此時大明朝上有大量無人耕種的荒廢農田,
如果在明初使用王資所說的新稅法的話,定然是弊大於利的。
洪武皇帝身為大明的開國君主,他是不能遇見到未來出現的一切情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如今正德元年的大明朝人口定然是遠遠高於洪武時期的,
可在大明朝的《實錄》以及其他記載中,大明朝的人口戶數不增反降。
在冊人口不增反降只有一個原因——大戶人家藏匿人口。
不論在冊人口如何,人口總數是確實增加的。
大明的人頭稅主要是勞役,鄉鎮裡的一些不由小吏世襲的其他雜項工作也是勞役的一部分。
真實人口增加以後,鄉鎮的規模也會擴大,隨之帶來的雜項工作也肯定會增多。
問題是隨著藏匿人口的大戶人家越來越多,大明的在冊人口就會一直在減少,
此消彼長之下,大明普通民籍的百姓需要承擔的勞役也就越來越多。
這些事情李東陽要比王資更清楚其中關竅,也比王資更明白人丁稅與偷稅漏稅可能會導致大明朝的滅亡。
在李東陽的視角之中,王資提出的這個新稅法只有一個缺憾,
那就是王資沒有考慮到地方會如何阻撓這個新稅法。
王資可不是沒有考慮過地方的阻撓。
王資是考慮過地方會拼命抵抗後,才特意給正德皇帝提出這種新稅法。
就如同王資還是普通大學生時,經歷過的各種奇葩的“惠民”政策,
這些政策從來沒有真正的惠及大眾,卻一直長盛不衰,
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惠民”政策的的確確的“惠”了一部分民,
這些政策從推出的那一刻起,就不是為所有民眾而設立的。
而且這些政策從推廣之初,就開始輔於各種各樣的惠民宣傳,讓普羅大眾都以為這些政策能惠及自己。
這些政策在被普羅大眾的支援時,卻充分體現了一個道理——
在人之上的人,不把別人當人。
在人之下的人,卻把自己當人。
如果這些大眾真的意識到自己只是被壓迫的數字,而不是想當然的將自己視為一個人,這些政策就根本無法推廣。
受過強制義務的現代人都無法對抗當權者的各種名為惠民實為剝削的政策,大明朝的百姓又拿什麼對抗當權者剝削自己呢?
大明的百姓沒有對抗當權者剝削的能力的同時,也代表他們沒有支援正德皇帝推行新法的能力。
正德皇帝想要推行這個由王資提出的新稅法,就必須依靠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名望與屈指可數的實權。
李東陽認為,如果這個新稅法的推廣是在洪武時期或者永樂時期,一定可以暢通無阻的推行下去,
因為那兩個皇帝的時期大明朝才剛剛成立,並沒有什麼富人,而現在的正德時期,大明朝已經成為了一個藏富於“民”的好時代。
華夏自古以來,有一個長達幾千年的慣例——富人不納稅,窮人猛被割。
而任何一個朝代的初期,富人都是較少的,等到朝代的中後期,富人的規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