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社會生產力這張餅,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貪慾,大明的子民才沒有天天向朝堂討要那麼多的餅。”正德皇帝可不認為大明的子民是一幫貪得無厭的人。
王資想了想正德皇帝所說的話,正如正德皇帝所說,東亞戰區的幾個民族,經歷了世界上歷史最長的文化薰陶後,的確是最本分的民族。
一個極其注重婚姻、後代、養老與教育等等問題的民族,的確是一切統治者最喜歡的民族。
其實不只是地朝歷史,在歐羅巴的歷史上,直到全民強制義務教育之前,都是給口飯就會承受一切苦難的人民。
東西方唯一的區別就是東方出現過成功大洗牌的農民起義戰爭,西方則從古至今一直是根深蒂固的貴族至上,哪怕是資本主義興隆後,也是貴族權勢熏天。
但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民眾能有這麼大的承受力都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讓這個民族的接受教育。
當牛馬們接受教育後,牛馬們就會看見這個世界上自己是受到了何等的不公正的對待,如何被類似於正德皇帝與王資所代表的皇權與新興勢力壓榨,
就算牛馬們不使用暴力手段反抗,也會用其他手段來與統治者爭鋒相對。
婚育率就是受教育的牛馬們對階層問題不滿時,最無聲的抵抗。
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接受教育後,就成為施加教育者的乏走狗,
教育是讓人覺醒的,而不是讓人成為牛馬的。
只可惜目前大明的子民還沒有接受過教育,大明的統治者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德皇帝這條大明百姓並不貪得無厭的觀點是對的。
牲口是隻知道吃了睡、睡了吃的,吃不飽了才會與飼主反抗。
而接收過完整教育的人,才會真正意識到絕望二字,才會與施加絕望者進行對抗。
別看正德皇帝這一套理論已經超越了十六世紀統治者應有的治國思想,但王資還是有辦法辯駁正德皇帝:
“就算百姓沒有那麼大的貪念,可公子你不是說要打下全天下的土地嗎?”
“那麼就有了兩個問題:”
王資指了指除去百姓外的三個小人,然後向正德皇帝問道:
“一、公子你怎麼保證新打下的土地所帶來的利益大餅能分給百姓而不是分給另外這幾個小人呢?”
“二、大明的土地大了以後,就算公子你能解決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但百姓的大餅多了以後,人口也會增多,到時候就算每個百姓的需求的餅不變,人口多了以後,需求的餅還是會增加。”
“這樣的話,公子您的方法就又出現了餅不夠給百姓分的現象。”
“到時候百姓還是會揭竿而起。”
“嗯~”正德皇帝輕撫下巴,思索著王資說的話。
正德皇帝眉頭緊鎖,度步在這間不算特別寬敞的房屋內,思索著王資提出的反駁之點。
正德皇帝的雙目閃過一絲亮光,突然又想到了破解王資這一假設的辦法:
“我想到了!”
“王掌櫃,第一點的解決方法可以開拓徵兵時的軍籍限制,讓大明所有籍貫的子民都可以參與戰爭。”
“同時可以學習秦制,讓大明的子民可以依靠軍功勞來獲得餅。”
“這樣就能保證新徵服下來的土地上的餅儘可能的分配給了百姓。”
“同時既然天下都被本公子征服了,那本公子可不可以奴役異族,讓異族的人來做餅。”
“這樣的話,不就解決了你提出的兩個問題了嗎?”
“首先軍功制度可以保證大明的子民在戰爭中獲利,其次大明的子民不也不能去其他地區增加人口。”
正德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