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貓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正德皇帝的思索,資明,大能貓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東陽被正德皇帝一句看似是疑問,但其實是質疑的話問懵了。

“這……”李東陽的大腦飛速運轉,僅僅只是幾息的時間,李東陽就想到了如何解答正德皇帝這個問題。

“陛下有所不知,這王資乃是今年才發跡的一介商賈,並不知道真正的治國之道。”

“王資乃一介商賈,他的一切財富都源自於商賈之道。”

“他商賈之道搜刮的民脂民膏越多,流離失所的百姓就越多,所以說不論王資救助了多少流民,也沒用從根源上解決大明的流民問題。”

“所以說他王資不論再怎麼賑災救民,也只是將他依靠商賈之道搜刮的民脂民膏還給了百姓。”

“而只有陛下勵精圖治、任人唯賢,才能讓大明的百姓真正的安居樂業,再創大明盛世。”

李東陽經過短暫的思考後,就給了正德皇帝一個答案,但很顯然,正德皇帝不滿意這個答案。

“哦,朕只是問達官貴人為什麼不去救助大明的子民,朕可沒問你這有的沒的。”正德皇帝還是用很輕鬆如常的口氣對李東陽說道“還請李少博不要答非所問。”

“請李少博幫朕解惑:京師外流民聚眾,大明的脊樑都在做什麼呢?”

李東陽也想到了正德皇帝非要刨根問底問為何京師內的文臣不救助流民,李東陽早就做好了一套“真實”的理由:

“陛下有所不知,京師裡的達官貴人只是達官與貴人,並不是富足之人。”

“自太祖於洪武二十五年確立起永制後,大明官員的薪資就只能勉強維生,哪怕是正一品的大臣,月俸祿不過八十七石米。”

“一個正一品的官員一月不吃不喝,也只能養三五百的流民。”

“可大明又有幾個正一品的大臣呢?”

“貴為六部尚書,也不過是正二品,月俸只有六十一石。”

“哪怕只有這點俸祿,還經常要折色。”

“陛下可能有所不知,現如今一貫錢的大明寶鈔,只能買一斗的米了。”

“在如此情況下,大臣們日常也要吃穿用度,所以說京城的達官貴人都是貴而不富。”

“貧窮的達官貴人哪來的什麼餘錢去救助流民呢?””

正德皇帝聽著李東陽的解釋,表面上露出一副懂得的表情,內心深處則是更加牴觸這些道貌岸然的文人了。

正德皇帝在心中想:“能建議朕開內帑救助災民,你們怎麼不能出點錢呢?”

李東陽話說道此處,其實就已經可以停下了,正德皇帝也明白了李東陽所表述的核心觀點——官員們沒錢,且微薄的俸祿在折色的發放手段下,就更少了。

但李東陽並沒有停下他的三寸不爛之舌。

“反觀他王資,他要是能拿出一千兩來救助流民,那麼就代表他依靠商賈之道賺取了不止一千兩的民脂民膏,他的善心也是基於他的搜刮來到民脂民膏。”

“他王資就不需要日常的吃穿用度嗎?”

“達官貴人們用的是鐵骨錚錚為大明奉獻所應得的微博收入,而他王資卻是投機倒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臣認可他王資是一個大明罕見的富有善心的商賈。”

“但商賈之道畢竟是不產糧、不衛國、不出工的小道,還請陛下且不可因為一罕見的好商賈就想大開商賈之道。”

李東陽不是不認可王資是一個好商賈,但是他不希望正德皇帝認可商賈之道。

李東陽苦口婆心勸說正德皇帝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正德皇帝看見一個好商賈后,就大開商賈之道。

李東陽的勸說並沒有讓正德皇帝反感王資,還讓正德皇帝更反感於文臣了,

正德皇帝倒是瞬間就明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