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渡春闈案(六),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後面的事情。

陳貞慧一定是在找牛之時,撞見了正在拋屍的兇手!

這樣一來,便能解釋為什麼會有人來殺他!

“我在左鄰門前,撞見了有人牽著我租來的牛,正在往院內搬運東西。”

“天還未亮,我便悄悄湊近去看,結果發現是屍體!”

“心中害怕,於是我便撒腿就跑。”

“許是被兇手發覺,所以才來殺我滅口。”

說起來,陳貞慧還是心有餘悸。

當時他不敢往家跑,於是便直奔王府找尋與他交好的管家,以丟牛為藉口,請其陪同往縣城報官。

管家聽到牛丟了,那自是坐不住,當即便帶著陳貞慧駕馬車前往縣城。

有了管家同路,陳貞慧才稍感安全。

午時初,兩人向無錫縣衙報案,知縣馮厚敦受理。

被嚇壞了的陳貞慧沒有敢向縣衙報命案,而是返回了城西客棧的客房之中。

一直到十三日未時,吳偉業酒醒叩門,他才稍稍緩過勁來。

與吳偉業分別之後,他本想去縣衙報官的,但此時命案已發,官差已經前往了高橋鎮勘查。

於是陳貞慧這才返回了自己的竹苑,緊閉門戶。

但沒想到,兇手最終還是尋來了。

“你為何不往別處避禍,還要返回這竹苑之中?”

“唉,捨不得我這一屋的寶貝還有我那沒有寫完的書稿。”

“你方才說殺手騙門時,自稱是王府的下人?”

“正是!”

“或許,他可能真是。”

從陳貞慧的話中,嚴起恆注意到了殺手的資訊。

被鄭遵謙一刀斃命的殺手身上,沒有找到任何有用的資訊。

眼下,還不能確定來殺陳貞慧的殺手就是殺害那三名士子的兇手。

但現在,線索指向了這個高橋王府。

可惜,一把大火,將王府燒成了白地,王府的人有沒有活下來,尚未可知。

稍後嚴起恆又問起了陳貞慧為何會在此處隱居著書。

陳貞慧也全部如實相告,在得知陳貞慧是為了躲避韃子招降之時,嚴起恆深感震驚。

韃子在這江南的手眼竟然如此厲害!

旋即,嚴起恆想到一個問題,他的表情頓時略帶錯愕之象。

韃子為何能精準地找到這些閒居或是隱居的讀書人?

細思之下,嚴起恆終於反應過來,陳貞慧為何剛開始對他們十分不信任了。

“看起來,殺手或是韃子的人,這裡不安全了,咱們得儘快轉移。”

嚴起恆想到一個邏輯,那就是韃子會如何對待那些不願意北上計程車子?

留著?還是殺掉?那三名死了計程車子,說不定就是因為拒絕與高橋鎮那些高呼渡江北上計程車子同行,才會慘遭毒手。

那麼同樣是拒絕了陳名夏親自來信招降的才子陳貞慧,韃子又豈會輕易放過他?

陳貞慧現在身負重傷,若是他自己一人定然是難以轉移,好在現在嚴起恆有鄭遵謙及部下在側,人手眾多,能帶著陳貞慧迅速撤離高橋鎮。

於是嚴起恆便令鄭遵謙及麾下兵卒將陳貞慧屋中的書卷書稿盡數收裝。

就在眾人收拾好,準備抬著陳貞慧與他的書箱出門之時,鄭遵謙忽然一抬手,示意眾人止步。

嚴起恆心中一緊,當即躡手躡腳的向後退去。

鄭遵謙退了兩步,將屋中的竹桌舉了起來,以為盾牌,又緩緩抽出了腰刀,向左右兄弟遞去了眼神。

在眾人準備好之後,鄭遵謙一腳踹開了屋門。

開門的一剎那,幾支利箭呼嘯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