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贛南雷火急,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招狠棋。

但以小皇帝的年紀,是不可能有此作為,這背後,都暗藏著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影子。

或許,還有其他人的出謀劃策,比如同為輔臣的鄭親王濟爾哈朗。

又或者是肅親王豪格!

洪承疇將密信焚燬,覺得有些胸悶,出了書房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小皇帝與皇太后急需他取得一場大勝,可是取勝又何談容易?

明軍鳥集大軍三十萬來攻,他能保住江西全境就已經不錯了。

來自朝中的壓力讓原本就不堪重負的洪承疇一陣頭暈目眩,身體搖晃起來。

周圍伺候的奴才們見狀,趕緊搭手,將洪承疇抬到了臥房床上,又喚來了大夫為其診治。

“洪學士,你這是急火攻心了。”

“唉,沒想到我竟還能有這一天。”

躺在榻上,洪承疇怔怔出神,上一次令他感到心力交瘁的時候,還是在松山。

下了江南之後,本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有面臨當時那種境地,可沒想到,這回又重溫了那種感覺。

宿命,都是宿命!

大夫給洪承疇紮了針,留了藥方,便離開了。

洪承疇休息了片刻,便不顧奴才們的勸說,起身返回了正堂,開始謀劃戰局。

明軍分數路進擊,他也只能分兵堵御,想來明軍勞師遠征,也帶不了多少重型火炮,只要依託城池堅守,再以偏師遊擊,想來問題應當不大。

現在,他最想知道的是這三十萬明軍統帥是何人。

望著輿圖,洪承疇陷入了沉思之中。

......

贛州府,寧都縣。

十日之前,清軍副將高進庫率軍五萬,從樂安縣出發,翻過層山,抵達梅嶺駐紮,距離寧都城七十里。

駐守在寧都城的是總兵李錦,麾下有五萬原順軍老營。

探得清軍抵達梅嶺,李錦急忙向張國維求援。

他麾下五萬人,大多都是老弱婦孺,能登城作戰的人,勉勉強強能湊出個一萬。

面對五倍於己的精銳清軍,李錦知道自己定然是守不住寧都的。

接到寧都的求援,張國維親自率標營與幕府星夜兼程馳援。

清軍一旦突破寧都,便會長驅直入,直擊贛州府城。

在吉安一線防禦清軍的兵馬,後背就會暴露給從寧都突破的清軍。

屆時,整個吉安的明軍防線就會腹背受敵。

贛州府,是支撐江西的最後根據地,絕不能讓清軍從寧都一線突破。

五日前,張國維帶著標營一萬人與總理幕僚進入了寧都城中。

總兵李錦見四省總理張國維親自率軍來援,感動不已,當即表了決心要與寧都共存亡。

但算上張國維的標營一萬,寧都守軍不過才兩萬,面對清軍高進庫部的五萬人馬,還是顯得有些單薄。

最要命的是,寧都城中,可沒有火炮用來禦敵。

從建昌府攻打贛州府的路有兩條,一條是寧都方向,另一條則是石城方向。

在寧都與石城之間,是山地丘陵,這兩座城池,正好卡在通往贛州府的坦途之上。

所以清軍要麼攻寧都,要麼攻石城。

昨日,負責分守石城的巡撫幕僚傅鼎銓前來寧都拜謁了總理張國維。

兩人商議了一番後,傅鼎銓便又連夜返回了石城。

這兩座城池,一座也不能放棄。

他們必須死守才行,傅鼎銓麾下也只有一萬兵馬,大半還都是些新兵蛋子。

原本以為清軍只有高進庫部的五萬人,結果,就在今日天明之時,石城守軍傳來了訊息。

清軍廣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