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贛南雷火急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贛南雷火急,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參將王得仁率軍三萬,已至白水鎮駐紮。
這白水鎮,相距石城約八十里地,王得仁率軍從廣昌移鎮到此,意圖很明顯,這是在為進攻石城做準備。
張國維見清軍想要雙管齊下,同時對寧都和石城動手,心中焦急上火。
以石城傅鼎銓的兵力,定然難以久守石城,可是現在寧都也面臨大批敵軍,實在是難以分兵援守石城。
但石城若是丟了,他們堅守寧都也就失去了意義。
無奈之下,張國維只能令李錦率所部一萬人前往石城協助傅鼎銓。
寧都,則由他親自督標營把守。
幕僚祁彪佳在城中募得壯勇三千,協助守城。
徐孚遠組織了一萬民夫,負責守城物資轉運。
寧都的百姓得知是四省總理在此處親自拒敵,也都紛紛出手相助。
十一月初三,辰時。
天色灰濛濛,寧都城上,兵部主事楊廷麟披堅執銳,神情凜冽。
忽然,城下有夜不收疾馳而來,衝著城頭連聲高喊道:“韃子已過秀嶺,正向我襲來!”
秀嶺,地如其名,乃是寧都縣以北一處鍾靈毓秀之地。
草木蔥蘢,青黃疊翠,此時更是火楓映日,白霜鋪染。
這裡距離寧都縣約五十里,高進庫將大軍營寨安在了這裡,開始為攻城做起了準備。
他們此行翻山越嶺,無法攜帶重型火炮,所以他在梅嶺打造了投石車、雲梯、攻城錘等器械,現在正在從梅嶺轉運至秀嶺的路上。
巳時中,攻城器械運到,清軍出兵三萬,向著寧都開進。
寧都已經得到了夜不收探報,做好了守城準備。
未時初,清軍抵達寧都城下,高進庫不是個墨跡之人,短暫的休整之後,當即便下來開始攻城。
他此前已經知道寧都城上沒有火炮,所以十分大膽。
在己方優勢兵力的情況下,他對拿下寧都充滿了信心。
與此同時,位於白水鎮的清軍王得仁部也兵臨石城之下,發起了對石城的進攻。
兩處同時開戰,清軍的進攻力度,遠遠超出了明軍的預計,導致一開戰,便損失慘重。
寧都指揮作戰的楊廷麟完全低估了眼前清軍的戰鬥力。
他本以為高進庫部是降軍,戰鬥力並不強,但沒想到一交手,對方的兇狠就讓他吃了個悶虧。
清軍的投石車狠狠壓制了城頭,使守軍苦不堪言。
好在楊廷麟部是張國維的標營,訓練有素,軍心穩定,尚且能抗住如此強烈的攻擊。
但石城的情況,就十分不妙。
開戰半個時辰後,石城就向張國維快馬求援。
進攻石城的清軍參將王得仁,是清軍江西總兵金聲桓麾下的一員猛將。
其人作戰勇武,督軍極嚴,所部與尋常的漢軍旗兵馬完全不一樣。
王得仁的兵,與正兒八經的韃子精銳有的一拼。
石城羸弱的守軍面對這樣的精兵,陣腳大亂。
清軍的第一波進攻若不是總兵李錦身先士卒,親自率軍堵殺,恐怕石城已經被清軍一鼓而下了。
巡撫幕僚傅鼎銓部的兵馬,可謂是不堪一擊。
清軍殺上城頭時,竟然被嚇得丟盔棄甲,四處竄逃。
傅鼎銓氣的七竅生煙,但也無濟於事,這些兵都是他臨時招募來的市井之徒,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又能強求些什麼呢?
李錦血戰力竭,坐在城頭喘著大氣。
他的胳膊剛剛讓清兵劃了一刀,親兵正在幫他包紮。
城下,清軍鼓號大作,正在重新集結,準備下一輪進攻。
李錦神情略顯悲愴,傅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