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兩全之局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 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兩全之局,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友軍有難,怎麼坐視不理?”
“況且我等也未與清兵交戰,只是折道移軍。”
鄭森皺著眉頭,望著端坐著的周瑞,語氣中帶著些許質疑。
自從父親給他下了不得援贛的軍令,他心中就一直狐疑不解。
江西之地,乃九州中樞,聯結東南西北各省,是天下富饒之地。
而今清軍南下,攻略江西,福建與江西唇齒相依,若江西丟失,福建便會直接面對清軍的兵鋒。
說白了,江西就是福建的屏藩,按照常理,援贛就是保閩。
可是父親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讓鄭森十分不解。
他一度懷疑,自己的父親是不是目光不夠長遠,看不到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周瑞聽了鄭森的話,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隨後化為了一聲哀嘆。
“你要記得,你們吃的不是大明朝廷的糧餉,而是伯爺的!”
“你鄭森,是南安伯鄭芝龍的兒子,永遠姓鄭!”
“你是伯爺最看重的兒子,未來未嘗沒有接手鄭家勢力的可能。”
“還是聽伯爺的話,不要忤逆於他。”
周瑞語重心長地勸說道,他知道鄭森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做出這樣的舉動,倒也是能理解。
但他是鄭芝龍的兒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麼能違背綱常倫理?
“我沒有忤逆之意,難道周叔伯看不出贛南之重嗎?”
“贛北已丟,若贛南淪陷,我閩地豈能獨善其身?”
“兵者,牽一髮而動全身,大局成於微末,勝敗決於細節。”
鄭森直抒己見道,還是覺得父親的決定,是錯誤的。
他的心中,還關心著大明國祚的存續。
“大木啊大木!算叔伯求你了,撤回寧化,老老實實的聽從伯爺的安排吧。”
周瑞見鄭森堅持己見,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他從小看著鄭森長大,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他也不想看著鄭家父子兩人生出嫌隙。
“撤軍?我駐守安遠寨,有何不可?這裡可是我汀州治下。”
鄭森驚奇地問道,安遠寨本就是汀州的地方,駐軍在此,乃為常事,為何要讓他撤回寧化?
面對鄭森投來的質疑目光,周瑞眼神忽閃,面色猶豫。
鄭森察覺有異,雙眼瞬間一眯,緩緩向前兩步,神情也冷峻起來。
他似乎從中嗅出了不尋常的氣味,周瑞對他從小都是有話直說。
可現在卻是吞吞吐吐起來,實在是反常。
堂中的諸將也察覺到了一絲異樣,接連站起身來,齊齊看向了周瑞。
“唉!大木,交出兵權,老夫帶你們撤回寧化,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叔伯,咱們從來都是交心之言的。”
周瑞抬眼,看了看已經長成英俊青年的鄭森,甚是懷念當初陪護他的日子。
鄭森確定,一定是有什麼大事,令周瑞難以啟齒。
猶豫了半天,周瑞忽然狠狠拍了拍厚實的桌案,長嘆一聲,開口道:“伯爺,他要降清!”
轟~
這句話,就像是天崩地裂一般,狠狠地衝擊了鄭森的腦袋。
堂中諸將,也是目瞪口呆,失神無言。
堂中一片寂靜,呼吸可聞。
鄭森的心中,就像是海瀾蔽日,不周倒塌。
怪不得父親不許援贛,怪不得不讓駐軍安遠寨!
為什麼?為什麼要降清啊?!!
我閩地有控弦之士二十萬,有橫海蛟龍上千艘,怎可俯首降虜!
想我鄭森,自幼有冠軍之志,長驅虜騎三萬裡,勒名燕然掃胡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