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 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兩全之局,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懷報國之志,而今卻有志難酬!哀哉,悲哉!

“為什麼?”

鄭森緩緩摘下了自己的亮銀鳳翅盔,語氣蒼涼地問道。

他的眼角,兩行清淚簌簌而下。

周瑞神色痛苦,閉眼扭頭,答道:“洪承疇許了三省王侯之位,連月勸降書信不絕,又贈金銀數車,佳麗百十。”

“伯爺本未動心,可洪承疇言辭犀利,威逼利誘。”

“又使人策反你的幾位親叔伯,皆許以高官厚祿。”

“就連二公子和三公子都動搖了。”

“如此手段之下,伯爺又豈能堅持的住?”

鄭森明白了,原來是洪承疇搞的鬼!

這是在分化鄭家,策反自己的幾位親叔伯,來逼自己的父親做出選擇。

若是父親堅持不降,很可能會導致鄭家四分五裂,內部大亂。

當然,他其實也明白,洪承疇許諾的三省王侯,父親定然是有所意動,否則也不會連月互通書信。

洪承疇,好厲害的手段,遠交近攻用的是爐火純青。

攻贛招閩,導致江西無援,獨自支撐。

無論最後父親降不降,只要拖到他攻佔江西即可。

到那時候,降不降,對於洪承疇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

沒有幾十萬大軍解決不了的事情。

“父親啊,父親!”

鄭森真想罵一句糊塗,可是子不言父過,胸中鬱悶,只能化為一聲長嘆。

換作是他,又何懼鄭家分裂,有大軍在手,不論是何人敢叛,皆可踏平!

只是他了解自己的父親,雖有梟雄之志,卻無爭霸之才。

雖對外心狠手辣,卻對內婦人之仁。

他是個合格的父親、丈夫、兄長,卻不是合格的家主、統帥、明臣。

“鄭彩那孩子衝動,去了晉江與幾位叔伯理論,卻不想被打了板子,現在被關在了南安伯府閉門思過。”

“大木,說實話,周叔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自幼看著你長大,我深知你的性子,打小就明辨是非,頗有主見。”

“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現在鄭家,還不是你說了算。”

周瑞走下堂來,雙臂搭在鄭森肩膀之上,語氣沉重,神情落寞。

他也勸過南安伯,可是並無效果。

鄭芝龍已經明確回覆了洪承疇,將於年後率鄭家上下,正式向清廷投降。

現在去往九江的使節,正在路上。

“周叔,他可是大明的南安伯啊,吃的是大明的水,受的大明的恩,怎可如此背主棄國?”

“他日青史之上,我鄭家必遺臭萬年!”

“自古忠臣不事二主,崖山之烈,當為我閩粵之節,而今潞王監國,國祚猶存,江南半壁尚有百萬兵甲,天下事未可定也!”

鄭森抹去了臉上的淚水,正色說道。

清軍鋒芒雖盛,可大明非無反勝之機。

這麼輕易的投降,若是他朝大明收復失地,恢復正統,鄭家,又該如何存於世間?

不行,他不能降。

他曾在南京遊學,國子監中,猶記聖人之言。

金陵城下,追思太祖之雄。

得國之正,莫過於大明!

太祖起於微末,聞達於諸侯,統合江南之兵,築基金陵,北定中原,一掃神州胡塵,重複漢家天下,何其壯哉。

今日九州淪為腥羶,他鄭森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我不降。”

鄭森忽然平靜下來,開口說道。

堂中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