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悶聲做大事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悶聲做大事,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擠代善。
儘管兩紅旗的實力依舊強大,但是代善卻已經是日暮西山,垂垂老矣。
喪子之痛,更是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崇德元年,代善的長子克勤郡王嶽託在徵明途中,染上了天花,病死在濟南。
同年,三子薩哈廉也因病身亡。
崇德八年,也就是前年,次子碩託因為與侄子阿達禮謀立睿親王多爾袞,遭代善大義滅親,譴謫而死。
現在代善僅存的兒子,只剩四子瓦克達、七子滿達海、八子祜塞。
這讓年邁的代善對朝廷的事情開始寡淡起來,對於多爾袞的步步緊逼,他也不予理會。
而兩紅旗在朝中影響力,也在逐漸被削弱。
像他顧納岱這樣的鑲紅旗將領,想要在多爾袞掌權的朝廷謀個前程,簡直是難上加難。
這也是為什麼顧納岱不得不殺了古爾岱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不能有把柄被人抓住,這會使兩紅旗的處境雪上加霜,若是再被剝奪牛錄,那他就成了兩紅旗的罪人。
這個鍋,他只能讓古爾岱來背。
陰雨綿綿,令顧納岱心中生出了一股鬱結之氣。
就在他借酒消愁之時,慶格爾泰前來求見。
堂中,顧納岱眼中略帶疑惑的看著慶格爾泰,不知道這個督糧佐領前來找自己何事。
慶格爾泰看了看堂中身姿曼妙,嫵媚多情的舞女,心中毫無波瀾。
“統領,這場雨下的太久了,會把大清勇士的雙眼迷住。”
“你什麼意思?”
顧納岱忽然放下了酒杯,坐直了身子。
慶格爾泰微微一嘆,心中對這位統領感到了悲哀。
如此大雨,竟然渾然不在意,這可是兩軍交鋒之際,這般翫忽懈怠,與龍游縣之敗,又有何異?
自以為築了百十堡寨,便是固若金湯,萬軍難破。
殊不知,這世上,就沒有攻不破的堡壘。
慶格爾泰是督糧官,所以對地形十分關注,因為糧道往往不能走險絕之道,否則容易中伏。
自從古爾岱被殺後,慶格爾泰心中就總有一股不安之情縈繞。
這兩日,更是越來越強烈,只是他也不知道是何原因。
可就在昨日,這場持續到現在的大雨,讓慶格爾泰抓住了不安的頭緒。
水,是水!
心中這種不安的預感,是來自於水。
明軍的寨牆,建設在了玉溪上游!
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寨牆之後,明軍的數量與他們的戰力。
卻都忽視了明軍所處的地勢較玉山縣縣城更高。
那道寨牆,就像是屏障,遮住了清軍的眼睛,也麻痺了他們的思想。
以清軍的慣性思維,必然以為是明軍不敢野戰,結寨而守。
可慶格爾泰卻不同,他雖然是愚鈍之人,卻也是細心之人。
他注意到了這個致命的問題,他從徵這麼多年,漢人攻城之法,層出不窮。
其中,以水灌城,乃是絕戶之計。
慶格爾泰將自己的擔憂,向顧納岱細細說來,可是顧納岱聽後,卻是嗤笑起來。
“慶格爾泰,你不會是畫本看多了吧?”
“用水灌城?哈哈哈,明軍敢嗎?”
“大明的文人還不得把明軍將軍給口誅筆伐,最後碎屍萬段!”
“如此絕戶之計,莫說明軍了,就是現在咱們大清勇士,也不敢輕易使用。”
“這可是要遭天譴的!”
顧納岱滿不在乎的反駁了慶格爾泰的擔憂。
在他看來,明軍沒有這麼大的膽子,玉山城中,可還有大明的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