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季子
秋風渭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季子,明末:復國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秋風渭水,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房內,君臣獨對。
“君上!浙江西南空虛,急需兵馬堵御。”
“請大將軍來正是商議此事,眼下杭州只有三萬京營兵馬守備,無力再向西南增兵。”
王翦手中捏著張國維的信,沉思起來。
現在朝廷直屬的兵馬上下有將近六十萬,已經是財稅負擔的極限,若是再繼續募兵,則糧餉難支。
六十萬兵馬中,十萬秦軍沒有餉銀,只發月糧,每月給糧三石,給鹽一斤。
但秦軍甲械精良,乃潞王親軍,又實行軍功爵田,所以士氣高漲,軍心穩如泰山。
其他部隊則是全部統一標準,月銀一兩,給米兩石,給鹽二斤。
京營在此之上略有不同,京營將士俱御賜飛魚服及繡春刀,以示榮寵,彰顯地位。
朝廷每年現在需要撥給全軍餉銀就需要白銀六百萬兩,鹽一千三百二十萬斤,米一千五百六十萬石。
這還只是糧餉,至於軍械損耗,撫卹獎賞,還需另算。
如此規模,已經是朝廷負擔極限,現在兩浙官屯方始,尚未見效,朝廷稅收,可謂是百廢待興。
“君上,財稅乃軍隊之本,當在此之上,做些文章。”
“不知大將軍有何建議?”
“臣聞天下之賦,鹽利居半,而東南鹽利,視天下為最厚。”
王翦點到即止,若說兩浙盛產,當數海鹽,鹽利之暴,自古便知。
朱常淓聞言,如夢方醒,暗道此等大事,怎朝中諸公,竟無人提醒他,以致於鹽業荒廢,徒流稅賦。
“愛卿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若浙鹽恢復,則大軍再不為軍餉所累也!”
“正是如此,臣覽史書,大曆末,通天下之財,而計其所入,總一千二百萬貫,而鹽過其半。”
王翦也是驚歎於鹽鐵專營之暴利,唐元和年間,浙鹽產量豐碩,僅蘭亭、臨平、嘉興三處的產量便在百萬石之上。
而至嘉靖年間,兩浙有鹽場三十五處,以仁和、許村兩場地位最高,產量最厚。
“糧有官屯,鹽亦當官營,浙江都鹽轉運使司得迅速恢復才是。”
“不知愛卿覺得誰人可以勝任?”
朱常淓心中已經有了計劃,讓內閣蔣德璟去梳理革新鹽政,以為朝廷增收。
還得為他挑一個合適的人打下手才是。
這個都轉運使需要督查場務,監察鹽業,聯絡轉運,身負重任,得需要精明能幹且清正廉潔的人才行。
王翦低頭佯裝沉思,半天不肯開口。
朱常淓苦思半天,也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微微一嘆,只道囊中人才匱乏。
正這時,中軍參贊郎張煌言求見。
朱常淓以為是軍中有事,便召之書房覲見。
不久,張煌言入內,滿臉喜悅之情,令朱常淓稍疑,不知是有何喜事。
“臣張煌言拜見監國!拜見大將軍!”
“玄著免禮,請坐吧。”
張煌言落座,朱常淓滿臉狐疑的投來了詢問的目光。
“玄著何事喜上眉梢?”
“啟稟監國,臣來為殿下引見一大才!”
感謝書友的打賞月票!
得諸位關懷,真是受寵若驚,備受感激,頭痛之患稍減,應是連日失眠所致,已無大礙。
諸位溫言一句,驟使塞上夜暖,拜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