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天下大勢,帝王之名,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坤分治,綱常定立,大衍立,王朝傳,天下治。
大衍皇朝的初代君王們勵精圖治,使得天下大治。萬民歸附,安居樂業。
但天終有不測風雲,天下大事,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極一時的大衍皇朝也沒有逃出這個定律。
天衍歷670年,大衍皇朝進入統治末期。
末代幾位君主都昏庸無能,暴政日積,天怒人怨。全國各地叛亂愈演愈烈,止而不能止,禁而不能禁。
其下諸侯紛紛自立,各自為王。天下群雄並起,烽火遍地。
延續了六百餘年統治的大衍皇朝終因暴政而亡,萬里江山朝夕之間盡被瓜分,天下分崩離析。
由此以後,亂世開啟。天下間開始了長達百年的諸侯亂戰!
諸侯亂戰,大則是舉傾國之兵的國戰,小則是一城一鎮的爭奪。天下只要稍有風聲,戰事必起。
城鎮凋敝,餓殍遍野。一城僅百戶,再難求生存。村野無人煙,禽獸到處走。
這場持續了百年的諸侯亂戰,用血將天下洗了一遍。天下生靈塗炭,百戶不存十戶,十戶無存一人。
整整殺了一百多年,才換來了暫時相對的平靜。
百餘年的亂戰中,在生死的角逐中。天下局勢由混亂攻伐轉變為了大國對峙爭霸,小國夾縫生存的列國並存時期。
大國者有北涼、東齊、南楚、靖、西蜀五國,小國者有陳、襄、梁、晉、夏、寧、越、吳、應、祁、桓等十餘個小國。
列國爭雄,雖然也時有戰事發生。但比之諸侯亂戰時期,天下要穩定很多。各國都想成為天下再統之主人,所以都在暗暗積蓄力量,不再輕易發動戰爭。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在這列國並存時期,彷彿成為了天下諸國所懷有的共識。諸國即使開戰也是點到為止,沒有絕對的把握,都不會輕易的發動滅國之戰。交戰雙方無論勝敗如何,都不會動搖國本。
天下百姓終於得到一絲安穩,社會生產算是有了一點點空間,讓天下百姓有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原來的大衍皇朝疆域極其遼闊,東西南北四方橫亙數萬裡。人口數量最多的時候,能達到數億。即使是經過了上百年的亂戰廝殺,天下現在的人口也約有七千餘萬。
大衍皇朝四方疆域被諸侯分裂割據後,五大國,每一國至少擁有七八百萬人口,國土數千裡,兵馬數十萬。就是眾多的小國也各有國土上千裡不等,人口平均二三百萬,擁兵二三十萬。
五大國各據天下富庶險要之地,國力遠超眾多小國。
五大國之中,東齊位於東海之濱,坐享膏腴之地,天下漁鹽之利獨佔七成。且人口稠密,甲兵充盈,其國力位居天下之首。
其次是南楚,南楚位居天下之南,漁鹽之利雖遠不及東齊。但南楚國土面積最大,沃野近萬里,物產豐富,國力僅次於東齊。
居於兩國之下者就是北涼,北涼立國於天下之北,其國鄰近蠻族之地,民風較為彪悍,軍力十分強大。但商旅發展較低迷,農商兩業皆弱於東齊和南楚,所以國力居於兩國之下。
餘下的靖國和西蜀,靖國位居天下之中,疆域四通八達,商貿興盛是天下財富盈聚之地,一國之富,甲於天下,國力位居第四。
西蜀偏安西南,其國得天下之奇險之地,易守難攻。但疆域在五大國中較小,山高谷深,地形崎嶇,是成也地利,困也地利,國力居於五大國之末。
眾多小國夾雜在五大國之間,除了少數幾個小國能與大國周旋外,其他的小國都只能仰觀大國鼻息生存。
列國爭雄,相互制約的局面,維持著天下的均勢。這種均勢的存在,使天下局勢趨於穩定,人們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