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復仇追擊!逃亡的華夏軍民!
醉笑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復仇追擊!逃亡的華夏軍民!,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醉笑浮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一面被鬼子勇猛的巷戰所“擊退”,“攜老扶幼”地帶著大量牲畜和木車撤離,並時不時地因為“慌張”跑路而丟失一些武器裝備。
就在跑路的過程中,無論是張大彪還是二團的戰士都對自己的演技表示心裡沒底。
作為王牌部隊中的王牌。
二團表示他們還沒在任何一次戰鬥中輸過,完全不知道失敗的逃跑者應該怎麼表現才能算得上合格!
尤其是他們又費心又費力地折騰半天,要是小鬼子不上當不敢追擊,那他們當真是白忙活了!
之所以進行誘敵,根本目的依舊是為了把敵人困在達希巴樂巴爾城中。
只有在敵人進行追擊的時候把他們打服打怕,第二路遠征軍才會乖乖地縮在達希巴樂巴爾城中進行整備,讓本次戰役的終極得以順利實施!
為了做到這一點,張大彪堪稱是煞費苦心!
那些看似被紅軍戰士帶離撤退的百姓,實際上全部是戰士經過化妝打扮進行的偽裝。
那些看似不值錢的家當木車裡,實際上裝的除了防暴盾牌就是武器裝備!
透過無人機發現日軍追兵動向,又眼見著大隊日軍衝來,張大彪一聲令下,正在“逃亡”的二團戰士頓時踩了一腳急剎車,將牛車放下,手腳麻利地把牛頭、羊頭用繩索相連!
沒錯。
張大彪要動用的,正是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火牛陣!
張大彪帶領著二團戰士佯裝撤退,奔跑在開闊地上無遮無攔,和敵人之間的戰鬥屬於勢均力敵的地理態勢。
唯一能夠改變戰局的,就是靠三點!
第一點是那些偽裝成百姓的二團戰士,不僅能夠迷惑日軍對二團的實力判斷,更能夠對追擊的日軍造成奇襲效果。
第二點是牛車上裝的大量盾牌和武器,能夠讓二團迅速建立起一道屏障,同時躲在屏障後面利用輕重武器進行打擊。
第三點就是將牛羊分別連線起來,利用火牛陣原理對敵軍發起衝擊!
在三點配合之下,從而對敵軍發動奇襲打擊!
說起火牛陣來,還是早在公元前284年時的專利發明人齊將田單!
當時燕國樂毅率六國聯軍攻打齊國,以至於齊國70多座城陷落,僅剩莒城和即墨兩座孤城。
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田單臨危受命,在夜間時籌集了1000多頭牛,並在牛角上纏繞上兵刃,尾上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猛衝燕軍,緊跟著5000勇士隨後衝殺,最終大敗燕軍收復失地!
就靠這一仗,田單名動天下,享盡榮華富貴,成為傳世之經典戰役!
然而——
火牛陣這種看似廉價、而且似乎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戰場殺器,後來人雖然想要進行模仿,但結果卻幾乎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比如唐肅宗時期的宰相房琯,自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在率軍進攻長安時就想到了火牛陣。
田單搞了1000頭,為了保證作戰效果,直接搞了耕牛2000多頭。
結果叛軍揚塵擂鼓,房琯的牛牛們大驚之下瞬間大亂,安守忠等待風向再順風放火,兩千頭牛嚇的掉頭狂頂,唐軍人馬大亂,自相踐踏,叛軍趁勢發動全面進攻,唐軍大敗,死傷四萬人!
這下不僅沒有把叛軍收拾了,反而把自己軍隊搞得一敗塗地,直接成了使用火牛陣的第一個反面典型。
第二次動用火牛陣的,還是30年紅軍進攻長沙的時候。
當時長沙城牆堅固敵人火器精良,部隊攻打很久都打不下來,於是林帥就獻計使用“火牛陣”,熱熱鬧鬧地徵調周邊幾百頭牛,於深夜向敵前沿陣地發動衝擊,結果被敵人槍火擊殺,紅軍一連吃了3天牛肉!
火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