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復仇追擊!逃亡的華夏軍民!
醉笑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復仇追擊!逃亡的華夏軍民!,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醉笑浮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陣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很大操控難度!
張大彪透過總結之後得出了4點結論。
第一點要讓牛群朝著預定方向前進。
第二點要令牛群不受煙火灰塵驚擾。
第三點要保證牛群保持快速衝鋒姿態。
第四點要防止牛群不被高精尖武器秒殺。
只有達到這4點,才能夠既保證火牛陣不會發瘋的回撞自己部隊,又能夠保證火牛陣發揮出強大的殺傷衝擊能力!
除了火牛陣的發明創造者,在紅軍部隊中還有一人曾經使用過火牛陣,並且利用火牛陣創造了奇蹟。
這個人就是紅6軍曠軍長!
在30年時紅4軍和紅6軍會師於公安,合稱紅二軍團,兩軍共1萬多人,槍支5000餘,曠繼勳渡江作戰,連克嶽口、仙桃、天門、京山、安陸等城鎮,一時間聲威大震。
監利是瀕臨長江的一座城市,駐紮有敵人3個正規團和1個保安團,共計3000餘人,在城北和東西兩面,敵人構築有密集的戰壕和鐵絲網,而城南則是長江天險。
要攻打這麼一座堅城,難道可想而知!
曠軍長和政委商議後大膽決定採取“火牛陣”!
第一步先把大批偵察人員化妝入城,以內應伺機搶佔城樓。
第二步令小股部隊攻擊城西,以牽制敵人兵力。
第三步炮擊北面城牆,打出部分缺口。
第四步300頭牛尾巴點火,頭上綁上尖刀向城內衝去,最後一舉奪取監利城!
這一次“火牛陣”能夠大獲成功,在於率先引開敵人、開啟缺口、有了放火牛的有利條件!
畢竟牛不是人,牛的衝撞是混亂的變化的,只有把條件鋪墊充分,才能發揮真正的效力!
在當下外部條件是很難爭取的情況下,還真讓張大彪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那就是將一條掛著紅巾的棍子綁在牛的身上,讓這條紅巾出現在牛的前方視野中!
按照老人的說法,牛對紅色的物體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引起牛發動猛烈的攻擊,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在牛面前穿紅色的衣服。
但實際上這種大家都認為是真理的常識,實際上是對牛的一種誤解。
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是牛其實是色盲,對顏色沒有正常的認知,眼裡能看到的只有黑色和白色。
真正讓牛敏感的,並不是顏色,而是揮動的布條。
牛是一種很高傲的動物,如果換做是性格十分暴躁的鬥牛,那麼當有飄動的東西在它面前晃動時,它就會變得異常暴躁!
因此鬥牛場的鬥牛士,會用一個紅色布條來吸引鬥牛,演示給觀眾們看,所以人們認為牛對紅色敏感。
鬥牛是利用紅色布條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使用白色的布條時發現很難吸引起觀眾們的注意,紅色的布更容易引人注意!
換而言之。
與其說牛對紅色敏感,倒不如說人對紅色敏感,鬥牛士的布條是吸引牛的,顏色是用來吸引人的!
對於這一點張大彪並不瞭解。
但是並不妨礙他能夠用這種想到的點子調動起牛的情緒!
在牛尾巴受到灼燒而吃痛時,身體自然就會進行劇烈的晃動,綁在牛背上的杆子也會因為牛的晃動而抖動!
這樣一來出現在牛視野中的紅巾,就會讓因為疼痛而發狂的牛認準了宣洩的方向,並對這個方向進行全力衝刺。
然而不管牛怎麼樣努力的奔跑,那條紅巾永遠都會在它面前不停的晃動!
再加上牛與牛之間全部都用繩索連線起來,這樣就能夠保證牛群較為整體的向前運動,在長距離的時候奔跑可能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短距離的衝刺下,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