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漁陽鼙鼓破霓裳,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煢煢獨處,形影相弔,去哪裡都是悽慘!”
不久前,長安久雨初晴,李隆基登上勤政務本樓。長安百姓發現了久未露面的太上皇,紛紛高呼萬歲,聲動天地。
此事,令李亨極為不滿。
封為郕國公的李輔國趁機進讒言說:“太上皇居興慶宮,日日與外人交通,這都是高力士、陳玄禮等人的異謀!六軍將士,盡是靈武勳臣,日子久了,恐生不安!”
雖然退下大位,李隆基在百姓心中,還是威望極高的開元聖帝。
李亨龍體欠佳,纏綿病榻許久。
他擔心自己皇權不穩,有人趁機作亂,便默許李輔國將太上皇移宮到偏僻的甘露殿。
李輔國卻拿著雞毛當令箭,處處刁難興慶宮的人。
高力士強忍著傷悲,道:“李輔國設察事廳子,名義上是偵察百官。其實,是用來監督、逼壓興慶宮的。”
李隆基哀聲道:“朕寵信奸臣,決策失誤,開元之功,遠遠抵不了安史之過,活該受到欺壓!”
“更氣人的是,陛下不喜歡玉真公主經常來看望您,下令禁止她入宮。公主無奈,只好回到玉真觀居住。從此以後,恐怕再也沒有人會來看您了!”
除了高力士,還有誰會來看他呢?
昔日的兄弟,各個先他而去。
與他傾心相愛過的趙非兒、武慧語、楊玉環,都已香消玉殞,成了落在記憶中的一瓣梅花。
對了,有一瓣雪白的梅花,始終飄忽在他的記憶裡,從未落過地。
“阿翁,您為什麼要哭啊?”宮牆外的小姑娘高高仰起頭,大聲問道。
李隆基舉起手,拭去眼角的淚花,道:“阿翁哭自己不會做皇帝!前半生做了明君,後半生卻做了一個昏君!”
涼風拂起他鬢角的蓬鬆白髮,那縷蒼白的顏色,若隱若現,與微弱的日光融合在了一起。
小姑娘的母親走過來,帶走了她。
也許,她憎恨這位給大唐帶來災難的帝王,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抬頭看他一眼。
李隆基憮然輕嘆一聲,轉身進入花萼相輝樓內。
兩年後,寶應元年四月,李隆基在長安太極宮神龍殿淒涼離世,終年七十八歲。
群臣上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葬於泰陵。
此時,高力士被李輔國矯詔流放黔中,遇到大赦,才得以迴歸。
走到朗州,碰到流放之人談及長安京中事,才知太上皇和皇帝都已經駕崩,廣平王李豫登基為大唐新帝。
北望長安,高力士號啕痛哭,吐血而死。
一個強大的盛世,隨著這對君臣的離去,悄然無息地隕落了。
往日的繁華和輝煌,只能從詩聖杜甫的《憶昔》中尋找一二: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