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漁陽鼙鼓破霓裳,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鈴音。
最讓他心痛的是,兩京乾元殿收藏的十幾萬捲開元藏書,在這場動亂中一朝傾覆,尺簡不藏。《三洞瓊綱》也散失了大部分藏書。
那個為他修史纂書的澄懷,在開元末年孤獨地老去了。
李隆基懷念自己一手締造的開元盛世,卻又痛恨自己吹落了所有的繁花。
最懷念的,是敦敦教導自己的葉尊師。
他說過,如果自己不兢兢業業,半生功業會淪為泡影。他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也是開元盛世的的終結者!
這天,李隆基煢然站在花萼相輝樓上,遠眺著劫後餘生的長安。
行色匆匆的行人臉上,掛著憂傷的神情。那些在戰爭中被毀的坊門、圍牆、屋宇,還未來得及維修。
朝廷的經費都撥到邊地維修軍鎮和設施去了,重新穩固大唐邊防系統,比重建家園更加緊迫。
不遠處的勤政務本樓,原本是他批閱奏書,處理公務的地方。退位之後,他極少登上此樓,處處蛛網塵埃,荒涼至極。
此時,安史之亂並未結束,史思明父子擁兵割地,再次稱帝。
回京的路上,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長安經歷多年的戰亂,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顯然比聖帝天后篡唐立周帶來的傷害,要嚴重多了。
大唐盛世,在一夜之間跌入了深淵。
不知不覺,李隆基成了歷史的罪人!
耳邊傳來一支熟悉的曲子。
有個清澈的童聲娓娓唱道:“琵琶聲聲怨楊柳,胡地迢迢水東流。玉門關外是唐土,何人解道收涼州。”
循聲望去,一位小姑娘穿著漿果色的齊胸襦裙,嘴裡哼著《涼州曲》,蹦蹦跳跳地從宮牆外經過。
看見鬚髮皆白的李隆基,停下腳步,對著他揮手微笑。
一勾櫻唇,如清冷秋月一般,溫婉而靈動。
那身形、那微笑的模樣,像極了一個人。李隆基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漾起一絲微瀾,輕輕抬起手,朝她揮舞了幾下。
原來,天下詩人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涼州曲》填詞!
小姑娘唱的這支歌詞,不知是何人所作,李隆基從來沒有聽過。
他們對西涼的歌詠,轉而為大唐朝廷丟失了河隴地區而扼腕哀歌。
駐紮在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唐軍,被吐蕃切斷了與中原王朝的聯絡,孤懸在外,苦苦堅守著搖搖欲墜的西域。
“玉門關外是唐土,何人解道收涼州。”他親手創作的《涼州曲》,旋律是那麼豪邁激越,為歌詞增添了幾分悲壯的色彩。
這不是一首簡單的曲子,更像是世人追憶開元盛世的音符!
高力士挺著老邁而略顯佝僂的身軀,慢慢走到他的身邊。
還未發話,臉上起了恛惶之色。
“太上皇,陛下久病纏身,怕您趁機復位,放任心腹寺人李輔國步步緊逼,處處為難我們。就在剛才,他將您最喜歡的三百多匹西域駿馬,幾乎都收走了……”
“收回就收回吧,給朕留個十匹就夠了。”李隆基揹著雙手,低聲道。
“不多不少,就給您留下了十匹。”
李隆基說不出話。高力士又道:“他把興慶宮的寺人全部調回大明宮,只留下幾個老弱病殘的婢女……”
“有你一人忠心耿耿、不離不棄,陪伴朕就好!”
高力士眉間驟然一蹙。
“今日,陛下神智不清,李輔國強行要將您遷於太極宮甘露殿。老奴跟他頂了幾句嘴,他氣勢洶洶地說,要以 ‘潛通逆黨’的罪名,將我流放到遠地,還要勒令陳玄禮將軍致仕,讓您孤苦終老!”
“遷就遷吧!朕退位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