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李隆基日殺三子,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元二十六年十月底,李隆基幸驪山溫泉宮,療養時時作痛的腰疾。

多年積勞成疾,諸藥無效,只能獨自隱忍。

返京之時,已是第二年的二月二十五日。

李隆基坐在帝駕裡,挑起車帷一角,放眼望去,窗外寒林漠漠,人煙稀少,還是一派荒涼的景象。

突然記起,最近幾年,關中的寒冬越來越少,長安似乎數年沒有下過大雪了。

他讀過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李隆基十分渴望能走一走岑參筆下的風雪邊塞,看一看草黃馬肥,金山煙塵的景象,和將士們一起體驗一下金甲不脫,夜半軍行的雄邁。

但他是大唐帝王,無法騎著五花馬,連錢驄,和將士們駐守在苦寒邊地。

時下,一位名喚李白的詩人,正聲名鵲起於大唐。

開元二十三年,李白來到長安,向玉真公主獻了一首詩,一句“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祝她早日得道成仙,獲得了公主的青睞和讚賞。

自此,他的名字開始在長安流傳開來。

他筆下的雪天是這樣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李隆基一直看不明白,燕山的雪花,是否因為承載了太多思念,才會大如席呢?

在他心目中,最美的雪景,當是青田太鶴山洞天的雪。

混元峰上,雪落霏霏,天地纖塵不染。唯一能讓他順口而出的,是王維寫的那句詩:“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高力士默默地看著日漸老去、眼神迷離的李隆基,心中升起一絲擔憂。

皇后王菱長期無出,面對光豔嫵媚的武惠妃連續產下子嗣,得到李隆基的專寵,壽王李瑁更是寵冠諸子。

她日夜不安,唯恐自己的皇后之位不保。

開元十二年,她聽從兄長王守一的安排,行霹靂木求子,被武惠妃知曉後,炮製成厭勝巫蠱案件,坐罪廢為庶人,幽禁冷宮。

高力士親筆寫下《廢王皇后制 》:

“皇后王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居上畜虎狼之心,御下甚鷹災跡。造起獄訟,朋扇朝廷,有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

半年後,王菱鬱鬱而終,以一品夫人之儀葬於無相寺。

李隆基賜武慧語為惠妃、趙非兒為麗妃、劉青兒為華妃。

武惠妃獨獲榮寵萬千,母親楊氏被封為鄭國夫人,弟弟武忠與武信也都加官晉爵。雖然只是三妃之一,宮中對她的禮節卻等同皇后。

不出數年,失寵的趙麗妃、楊貴嬪、皇甫德儀等人相繼逝去。

母寵衰,則子愛弛,太子李嗣謙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

此時,前朝也發生了一些波折。

取得巨大的治世成就後,中書令張說愈發獨斷專行,任人唯親,滿朝文武都怨聲載道。

開元十四年,御史大夫崔隱甫、御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聯手上書,彈劾張說,罪名有引術士占星、徇私僣侈、受納賄賂等等。

李隆基命宰相源乾曜、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明珪、御史大夫崔隱甫等人對張說進行三司會審。

張說原本就與這些人關係不睦,加上自身也的確有些不太乾淨,大家公事公辦,為他定了罪。

至此,張說退下宰相之位,在集賢殿書院專修國史。

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開始掌管後宮,一心謀求皇后之位。

不幸的是,在群臣一致的反武聲中,她封后的夢想破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